第1006章 這就是轉嫁危機啊!

阿吉格撅著小嘴很委屈的不說話了,但是關於新洲合眾國的討論卻剛剛開始。

“銀子的事情總還能想出辦法,可是誰又願意飄洋過海去新洲呢?”

現在提出問題的是皇貴妃鄭茶姑,她自幼耳聞目睹,沒少聽說海外的苦,出洋的險。去個南洋已經是千難萬險,海難加上疫病能讓出海謀生的人在幾年之內折損半數之多!

如果不是想發財想瘋了或是窮得沒辦法,誰也不願意出海啊!

朱慈烺看了一眼茶姑,輕輕嘆了口氣,道:“茶姑,你以為朕是為誰花這三千萬兩銀子的?”

鄭茶姑是聰明人,一聽這話馬上就明白了,微微蹙了下秀眉,“陛下是為了土豪兒?”

朱和壕是朱慈烺的長子,現在已經十多歲了,正在老山中學當學霸——他就是那種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品學兼優,每回考試都是名列前茅,而且性格也好,很會交朋友。可惜他只是皇長子而不是皇帝的嫡長子,是無緣繼承皇位的……除非朱和幸夭折,同時吳三妹無法再生下兒子。

可問題是朱慈烺的孩子大多茁壯,極少有夭折的(沒有是不可能的,畢竟是17世紀啊)。而打小體弱的朱和幸隨著年紀漸長,又加上吳三妹經常帶著他運動鍛煉,身體也越來越好,已經好幾個月都沒得過病了。

如果朱和幸最後長大成人,被冊封為皇太子,那麽朱和壕的日子恐怕不會好過……他畢竟是皇長子,而且還那麽優秀,而朱慈烺又不會把宗室當豬養。以後朱和壕再出點事業,那不真就成了朱和幸的眼中釘?

帝王之家,父子都可以反目,何況異母兄弟?

可是讓朱和壕飄洋過海去新洲……鄭茶姑這個當娘的想想又覺得不舍得了,想到這裏,她的眼圈就是一酸,眼淚都要下來了。

朱慈烺看著愛妃掉眼淚的模樣,心裏也不是滋味,可有些事情卻是必須要做的。

他嘆了口氣:“也不都是為了土豪兒一人……土豪兒這樣的孩子可不止我家獨有,各家王府,各家勛貴,大多都有幾個土豪兒啊!都往官場上擠,都往軍隊中擠哪兒能容得下?也不能搞得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吧?而且國中活不下去的人也有不少啊!”

朱慈烺不用微服私訪,也知道自己統治的國家不是什麽安樂窩——一個擁有一億多人口,處於資本主義初級階段,而且還沒有天選之土的國家能讓庶民安樂就不對了!

資本主義道路那麽好走,還要社會主義幹什麽?

現在大明國內的社會環境比較安定,主要原因就是兩個,一是糧食增加——每年從東南亞輸入了一千多萬石大米,黃淮運大工後淮南淮北又從水旱無常的災區變成了連年豐產的產糧區,比之過去,年均也能增產兩三千萬石。另外,資本主義農場在四江兩湖閩粵以及新收復的河南、河北、山西、山東(西部)等地的大量出現,也促進了糧食增產。所以洪興十年除四川雲南之外,大明漢地諸省的糧食供應量比之崇禎十六年、十七年,至少多了一億幾千萬石!

所以洪興十年的明朝窮人們比崇禎十六七年時,顯然是更容易糊口了。

而另一個安定的原因,就有點政治不正確了——經過克難中興之戰洗禮的新貴族和新軍的鎮壓農民起義的能力大幅上升,起義變亂根本沒有做大的機會,就被兇殘的新軍新貴們鎮壓下去了……

但是這兩個讓國家安定的因素都是有時效的!

因為朱慈烺接手國家後實現了中興,打斷了推倒重來的過程,由此造成了兩個嚴重的後果。

一是漢人人口沒有在推倒重來的過程中被大量消耗——歷史上的清朝初年全國只有幾千萬人口。而如今的大明,不包括四川雲南,就擁有一億五千萬左右的人口,如果算上四川、雲南,差不多是清初的三倍!

雖然耕地的數量也比歷史上的清初要多一些,但絕對到不了三倍。所以人地矛盾依然比較尖銳!

而且由於社會大體已經安定下來,所以大明的人口出生率又一直處於高位,恐怕用不了多少年就能突破兩億了。

到那時,人地矛盾將會更加突出!

二是貴族勢力在克難中興過程中的膨脹!

明朝的勛貴在土木堡之變後就一直走下坡路,占有的社會財富當然也是逐漸減少的——勛貴的權力下降,占有的財富當然下降了。而科舉士大夫則趁勢而起,占有了大量的財富和資源。

這個過程其實就是權力和財富向下流動的過程,由頂層轉到了中層,對社會的安定還是有好處的——從大明統治中受益的人數增長了,大明的統治基礎也就得到了擴張,如果不是這群新加入統治集團的人沒有砍人的手藝,天下也不至於大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