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1章 第一帝國之興亡——奧斯曼方陣

夜幕下的多瑙河南岸平原上一片漆黑,偶爾有雙方的散兵在曠野當中遭遇,互相射擊,空曠的平原上偶爾爆出一陣槍聲,然後又迅速歸於平靜。

傑爾要塞周圍和以南幾千碼開外,卻是兩片燈火燦爛,這是神聖羅馬帝國的軍隊和奧斯曼帝國的軍隊的營地所在。雙方都下了明營,篝火星星點點布滿曠野,如同兩片落在地上的星海。

兩片星海之間,就是一片寬達十余裏(華裏)的空曠平地,如果不出意外,一場決定神聖羅馬帝國和奧斯曼帝國興亡,同時也將永久改變整個世界格局的戰役,很快就將在這片空曠的平地上爆發。

朱亨利在自己的營帳當中,伏在一張由幾個彈藥箱搭成的桌子上,正用一支鵝毛筆在個本子上抄寫剛剛總結好的一套戰術戰法——他可是好不容易才說服奧斯曼大維齊爾,讓自己親臨前線,親眼觀看並且記錄這場決定性的戰役!

這場戰役不僅決定著全世界的命運,同樣也將改變今後許多年的戰爭模式——因為朱亨利的父親朱慈烺拿出了壓箱底的金手指米涅彈!哦,現在叫做木塞線膛槍彈。

這種彈藥的裝填非常容易(因為彈頭小一號嘛),可以讓線膛槍的射速超過滑膛槍,這個進步已經足以改變戰爭的模式了。

要知道線膛槍的有效射程遠遠超過滑膛槍——兩者之間差了一門發射霰彈的大炮!

線膛槍可以在霰彈的有效射程外開火,如果射速夠快,數量夠多,完全可以癱瘓敵人擺在陣前支援步兵作戰的炮兵。而且使用了木塞線膛槍彈的線膛槍,還可以對敵方沖鋒的騎兵夠成巨大的威脅……如果線膛槍的數量足夠多,可以用來打排槍的話。那麽一排線膛槍兵就能在幾百碼的距離上殺傷飛速奔跑的騎兵,在這些騎兵沖到跟前之前,通常可以完成三次有效射擊。而使用滑膛槍的話,通常只能完成一次射擊。

當然了,配上木塞線膛槍彈的線膛槍雖好,但也不是沒有一點缺點的,線膛槍最大的缺點就是產量太低,價格太高。如果不是奧朗則布給了奧斯曼帝國一筆贊助,大維齊爾艾哈邁德·科普魯律也不可能在短短的幾個月內為耶尼切裏軍團湊出6000多支線膛槍。這些線膛槍中的2000支是從法國購入的,300支是朱亨利帶來送給奧斯曼帝國的,剩下的3700余支線膛槍則是艾哈邁德·科普魯律出高價從奧斯曼帝國境內的貴族那裏收購的——線膛槍因為價格昂貴,所以很少裝備部隊,但卻是各國貴族打獵時使用的首選槍支。在奧斯曼帝國境內的存量並不少,連蘇丹的皇宮裏面都有幾十支(穆罕默德四世是個狩獵迷),利奧波德一世的皇宮裏也有幾十支(他的皇後克勞迪婭·費利齊塔斯是個狩獵迷),所以在艾哈邁德·科普魯律的努力下,耶尼切裏軍團很快就裝備起了超過7500支線膛槍(耶尼切裏軍團原本就裝備有一些線膛槍)。

而老爺子艾哈邁德·科普魯律也知道自己的“線膛槍優勢”是一次性的!只要對手在戰場上撿到一枚木塞線膛槍彈,奧斯曼人的優勢就沒有了,甚至還會轉變為劣勢……造槍的本事,奧斯曼帝國可遠遠不如英國、荷蘭、法國這些歐洲手工業強國。

所以為了最大限度的發揮“線膛槍優勢”,艾哈邁德·科普魯律決定集中使用線膛槍,將所有的7500支線膛槍全都集中到了50個新成立的長步槍營當中。每個長步槍營都由150名長步槍兵、120名火繩槍兵和270名長槍兵組成,其中150名長槍兵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由120名長步槍兵組成的長步槍連(下轄4個排);另一部分則是30名射擊技能特別出眾的長步槍兵組成的散兵小隊,直屬長步槍營的營長,專門負責掩護大隊和狙殺敵人的炮兵以及軍官。

而這些長步槍兵營所采取的戰術和陣型,則類似歐式方陣,以長槍兵為城垣,讓長步槍兵和火繩槍兵負責火力輸出。

同時,艾哈邁德·科普魯律還組建了許多個裝備6磅火炮的“半連”(也就是裝備4到6門6磅炮的單位),直接配屬到了團(由三到四個營組成)。

根據艾哈邁德·科普魯律的設想,長步槍營的戰術思想將是以長槍和火繩槍保護長步槍,在遠距離上打擊敵人的炮兵和騎兵,再以長步槍營保護己方的炮兵半連接近敵方步方陣,用6磅炮發生霰彈打擊對方……

朱亨利將艾哈邁德·科普魯律“自創”的步兵方陣戰術記錄在本子上,還給起了個名,叫“奧斯曼方陣”,然後收在自己的背包裏面。隨後和著衣衫,躺到了行軍床上,睡是睡不著的——明天就是決戰的時候了!

他好好的一個外交官,現在也被坑上戰場了!他得好好想想是被誰坑的?好像是六叔福王那個缺德帶冒煙的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