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沐英回京之時

如今的京城,明面上雖然風平浪靜,但是實際上大家的精神時刻都處在緊繃狀態,西南一系的人開始動作起來之後,朝堂裏的官員立刻有所察覺。

各人反應不同。

有些人開始想方設法的從靖安侯府打探消息,也有些人開始給西南一系的官員送錢送物,想要從他們手中得到一些確切的消息,方便自己做出下一步的判斷。

在這個當口,情報才是最關鍵的東西,如果情報能先人一步,那麽在接下來有可能產生的變革之中,就能遊刃有余,更可以屹立不倒。

不過大多數人都沒有辦法從靖安侯府得到任何消息,去詢問西南一系的官員,那些人也是一問三不知,只說是收到了上司的命令雲雲。

而沉寂了數月的殿中侍禦史周遊藝等人,也開始重新活動起來,在這些人的密謀之下,第二次勸進很快就到。

與此同時,沐英在北疆大破鮮卑王帳,朝廷即將在北疆建立安北都護府的消息,也在京城之中傳開,這個消息很是振奮人心,一時間京城裏無論是朝廷的官員還是普通的老百姓,都是歡呼雀躍。

原因很簡單。

當初強橫的北周距離現在並不遙遠,許多歲數大的老人家,至今跟後人提起北周騎兵,仍然是心有余悸,雖然北周已經覆滅了五十年,但是鮮卑人並沒有覆滅,甚至還在北疆慢慢做大,很多晉人都在擔心什麽時候,鮮卑人再一次打進關內,重建北周。

當然了,最近幾年時間裏,鮮卑人的確先後幾次打進的關內,最嚴重的是宇文昭那一次,如果不是李信親自北上,鮮卑人很有可能就真的再建北周了。

而如今,鮮卑王帳的覆滅就代表著……北邊的鮮卑人,差不多算是滅族了!

雖然那麽多鮮卑人不可能一下子死個一幹二凈,剩下的乞圭部以及浮屠部兩部,仍然會衍生出一些部族出來,但是以這兩個部族的規模大小,是遠遠不可能與即將建立的安北都護府抗衡的。

都護府啊!

這個既陌生又熟悉的名詞,從前晉人只在史書裏看到過,相對武力並不怎麽強橫的大晉,在承德朝的時候只能做到勉強守住邊疆,根本無力對外建立都護府。

只有史書上那些極其強盛的王朝,才有資格在北邊建立都護府!

消息傳出去之後,大晉其他地方百姓的反應無法知悉,但是京城裏的老百姓,個個趾高氣昂,在大街上再碰到異族,都會昂首挺胸,不屑的瞥上幾眼。

當然,這些老百姓自然看不到,如今的京城裏,各城門的兵馬司,以及所有要害位置的人手,都已經被悄然替換。

只有一些有心人發現於京兆府安排在各坊維持秩序的坊丁,不知道什麽時候,都換了陌生臉孔。

這些坊丁,只是京兆府的編外人員,算是“雇傭工”,幫著京兆府維持各坊秩序,並不算是朝廷的人,最多也就能算是居委會之類的社區工作者,但是即便如此,京城之中大多坊的坊丁,還是被稍稍換了人。

這種情況導致了朝廷裏大多數官員,變得極其敏感,在這種時刻,他們除了每日到衙門上班之外,只要日落落班,立刻回到自己家中,不敢再去參加任何娛樂活動,就算是朋友邀約喝酒,也都搖頭拒絕。

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從李信下令神武衛接管京城之後,秦淮河畔的生意最少銳減三成以上。

尚書台的右相趙嘉,每日從尚書台休班之後,便會去一趟靖安侯府,最少要在靖安侯府裏待一個時辰才會出來。

而神武衛的大將軍李朔,這段時間也會每日往靖安侯府裏跑,時間一長,不止是西南一系的官員,就是京城裏那些普通的官員,也琢磨出了一些味道。

跟著周遊藝勸進的隊伍,規模越來越大。

延康二年七月底。

天氣仍然燥熱,不過隨著秋天的到來,慢慢出現了一絲涼意,在秋老虎的肆虐之下,給京城帶來了一縷縷微風。

未央宮門口,剛上完大朝會的兵部尚書大人,瞥了一眼各回自己衙門的文武大臣們,微微皺眉。

他對著身邊的兩個侍郎開口道:“本官今日有些事情,便不回兵部了,衙門裏有什麽事情,你們二位暫且處理,有解決不了的事情,可以到我府上尋我。”

兵部四個職司,分別歸屬兩個侍郎分管,尚書這個差事只是掌總而已,不用處理日常事務,兩個侍郎立刻低頭:“下官遵命。”

葉璘交待了一番兵部的差事之後,從永安門出了皇城,直奔永樂坊裏的靖安侯府,他是侯府的老熟人,又是李信的師兄,連通報都不用通報,就被侯府的下人引進了府中。

他見到李信的時候,李信正在後院裏抱著自己不到一歲的幼子,見到葉璘來了,李信才把孩子放到身邊的蕙娘手中,起身對著葉璘拱手行禮,笑著說道:“師兄怎麽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