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六章 海夭

法夫尼爾教授的那篇文章一發表,立刻就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因為這篇文章,公開的要求美國人民放棄“不切實際的大國夢想”,追求那些看起來很小,卻更為實實在在的幸福。

法夫尼爾教授在文章中說,美利堅合眾國已經偏離了他建國的時候的基本追求,在建國的時候,北美人民並不想建立一個所謂的“大國強國”,因為他們都見證過一個“大國”、“強國”是如何欺壓,奴役他的人民的。

當年,正是為了逃避一個“強國”的宗教迫害,才會有先民逃到北美。而此後,北美之所以會掀起獨立戰爭,完全也是因為一個“強國”的壓榨。

而北美獨立的時候,美國人民的一個憂慮就是,當人民趕走了三千英裏外的那一個暴君之後,會不會面對一英裏內的三千個暴君。所以,一開始,北美人民對於政府是非常的警覺的。對於政府的權力,是給了很多的限制的。

也正因為如此,北美人民才得以在一定時間內享受到了自由和平的幸福生活。但是,這種自由幸福的生活卻有被追求成為“強國”的野望破壞的危險。

因為“強國”的一個必須就是政府必須集中起巨大的財力物力。當年英國之所以壓榨奴役其國內,以及其屬地的人民,不就是為了將這些財力物力集中起來嗎?

天下的財富只有那麽多,這些財富不在人民手中,就在政府手中。“強國”其實指的是強大的政府,所以想要成為“強國”,就一定會搜刮百姓,就一定會與民爭利。

如今在美國,出現了一個很不好的傾向,就是想要建立一個“強大的國家”。正是在這樣的傾向下,美國才會不斷地試圖擴張領地,和周圍的印第安部落以及北邊的敵對國家,甚至和幫助北美贏得獨立的友好國家發生武力摩擦。並最終導致了戰爭。

法夫尼爾教授擔心,這一切都是一個大陰謀。一些人在利用戰爭,試圖建立一個能任意幹涉人民的自由的大政府,追求成為“強國”正是這一陰謀的表現。

所以最後,法夫尼爾教授呼籲大家提高警惕,拒絕成為“強國”的誘惑,守住屬於小民的尊嚴。

老實說,法夫尼爾的這篇文章漏洞百出,根本就站不住腳。別的不說,法國難道不是強國嗎?法國人民難道就沒有尊嚴了?

所以當然就有人站出來批判法夫尼爾了。只是他們批判的方式卻很有意思。

他們首先指出,法夫尼爾將“大國崛起”和“小民尊嚴”對立起來,是非常的不嚴謹的。因為在世界上,有既能保證“大國崛起”也能維護“小民尊嚴”的典範,那就是法蘭西共和國。不考慮如何向法蘭西共和國這樣好榜樣學習,卻將“大國崛起”固定在英國這樣的邪惡國家的路線上,這顯然是不對的。

那麽為什麽法國的大國崛起和小民尊嚴可以兼顧,而英國的卻不能呢?

“這當然要歸之於英國文化和法國文化的區別。”哈佛大學教授,巴黎大學法學博士葛雷德先生做出了這樣的回答。

“法國從傳統上來說,是一個農業國,農業的特點是內斂的,合作的,追求和世界的和諧的。所以法國人在面對矛盾的時候,總是願意設身處地的為別人著想。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法國人民特別的具有共情能力。因而在建立強大國家的時候,他們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為了維護人民的權利,自由和正義。

我們就以法蘭西第一執政拿破侖·波拿巴閣下為例。很多美國人喜歡將喬治·華盛頓總統和拿破侖·波拿巴執政相提並論。但是在事實上,他們是根本就沒有可比性的。

首先就功績來說,在抵抗英國暴政的戰爭中,華盛頓總統雖然是大陸軍的總司令,雖然也獲得過一些勝利。但是我們實事求是地說,在法國派兵參戰之前,華盛頓總統同樣是敗多勝少的。獨立戰爭中的那些最為關鍵,最為艱難的戰役,即使不能說全部都是拉法耶特將軍和他麾下的法國軍隊打的,但大部分都是法軍的功勞,這卻是非常確定的。

而拿破侖·波拿巴執政呢,那是在全歐洲的暴君的圍攻下,力挽狂瀾,徹底地打垮了歐洲的暴君們,以軍事上的成就而論,拿破侖·波拿巴執政完全可以和亞歷山大大帝這樣的軍事家相媲美。

而在治理國家的成就上,華盛頓總統同樣不足以和拿破侖·波拿巴執政相提並論。美國執行的是聯邦制,各州基本上處於自治狀態,總統,尤其是華盛頓總統,更多的時候,只是一個各州之間的協調者而已。但是拿破侖·波拿巴執政可不一樣,他是法蘭西的真正的管理者。在他的領導下,法國的進步真是讓整個世界都感到驚訝。也正因為如此,拿破侖·波拿巴執政在法國,乃至在全世界獲得的擁戴都要遠遠的超過此前的任何一位領導者。即使是奧古斯都和查理曼在這一點上都無法和他相提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