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07章 長篇大論(第2/3頁)

李牧自顧說道:“陛下,臣是這麽覺著。陛下若想做一個明君,首先一定要遵守的就是,不能掠奪民財。為何臣這樣說?並非是為了臣自己,而是臣讀《史記》總結出來的道理。”

“又扯到《史記》上去了?”李世民實在是忍不住,沒好氣道:“《史記》便是你的擋箭牌麽?自己想說什麽就說,不必假古人之口!”

“陛下,臣真的是從《史記》得出的道理。”李牧嘴硬說道,他可不是傻子,不托司馬遷之口,等著小鞋穿麽?

李牧瞄著李世民的臉色,先捧上一句,道:“陛下和皇後,都是通讀《史記》的人。臣便不舉具體的例子了,只說一個現象。三皇五帝開始,一直到春秋,到戰國,再秦、漢、三國……從現在往前看,會發現一件事,那便是無論多強大的國家,當他開始滅亡的時候,都是有跡象的。”

“所有的跡象,最後歸結到一處,那便是‘無道昏君’四個字。商紂,周幽,皆無道也。那麽何為無道?臣觀之,皆從不能自控開始。”

“人有七情六欲,錢財,誰人不愛?美人,誰人不喜?百姓若想得到這些,也許要付出一輩子的努力,而君王想要得到,則是一念之間而。”

“但是,這天下的錢財和美人,難道都是君王一個人的麽?必然不是。而君王仗著自己的勢力,強取豪奪。人不敢言,卻敢怒。當怒積攢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一定會爆發出來。因為民心民意不可違,而這些怒,究其根由,都是君王不能自控導致的。”

“陛下,百姓想要安居樂業,在臣看來,非常簡單。首先,令其果腹,然後,讓其有居。衣食住行,四者而已。古之堯舜做的事情,也無非就是盡量讓百姓得到這四樣而已。但即便是堯舜,他們也無法做到,贈與百姓這些。那麽能做到的是什麽呢?只能是引導百姓,向這個目標去努力。”

“人付出的多少不同,得到的多少也不同。如何量化人的付出多少,這才會有錢財的概念。每一個百姓,只要不是坑蒙拐騙,偷搶得來的錢財,任何渠道賺來的錢財,都應該被保護,都應該被尊重,因為他付出了。而若君王,見某個人錢財很多,便想為一己之私而拿來自己用,那麽便是他不能自控的開始。”

李世民滿臉漲紅,道:“你休要指桑罵槐,朕搶過你的錢麽?”

“陛下!”李牧正色道:“陛下怎麽還不明白臣的意思,臣不止是在說自己。臣是在提醒陛下,臣是個不愛錢財的人,就算陛下把臣的家抄了,臣受陛下的恩德,以此報之,臣也絕無怨言。但陛下會因此停止麽?今日臣萬貫家財,陛下一句話就得到了。因為臣是臣,而陛下是君,臣不能逆君,陛下因此得逞。若是明日,陛下揮霍光了臣的家財。此時,陛下已經嘗過了甜頭,還會等著收稅麽?”

“陛下會忍不住去想,李牧是臣,我搶了他的家財,他沒有辦法。長孫無忌也是臣,他也有萬貫家財,我搶他的,他也沒辦法?太原王氏更富,找王珪要,他也沒辦法……”

“一個沒辦法,兩個沒辦法,若是千個,萬個……門閥,世家,士族,他們都沒辦法麽?”

“前隋煬帝亡魂不遠,陛下可還記得,當年隋煬帝是如何為了成就一己之功業,讓萬民陷於水火之中,以至於群雄並起,亡國只在旦夕間?”

李牧越說越激動,李世民也不得不正色起來。他本來沒想到這麽多,也沒想這麽深,但經過李牧這樣一說,他無法否認,李牧說得是對的。

且不說別的,僅李牧一個人,便在兩天之內,連續動搖了他的意志。由此可見,此例不可開,開,則無法止。

“此言大善,朕記住了。”

李牧長出了口氣,又道:“臣真的怕陛下不認可臣的話,若陛下不認可,下面的話,臣也沒必要說了。”

李世民徹底正經了起來,道:“你且說,朕聽著呢。”

“陛下,臣以為,只有保障了百姓對自己奮鬥得來的財產屬於他們自己,百姓們,才有為了好的生活而努力的動力。陛下,臣早就說過,堯舜就是堯舜,無法致君於堯舜。同樣,堯舜之民,也無法教百姓做到。只能是百姓自己想去做到,才能成就堯舜之盛世。作為一個成功的郡王,光有‘明’,是絕對不夠的。”

“臣諫言陛下設立內務府,並且以目前的方式運作,正是想要找一條路出來。”

“陛下可知道訂單?”

李世民點頭,道:“朕最近常常聽說。”

“陛下,訂單,便是臣所使用的一個辦法。”這是李牧早就想說的話,一直沒找到機會,今天總算是能一吐為快了:“陛下,木頭在山裏,一文錢不值,只能用來燒柴。但工部現在要做貞觀犁,需要木頭。於是,臣下了一批訂單。有人接了這批訂單,他們就會去伐木,伐木需要用人,商人會給工錢,運木需要用人,馬夫還能賺一筆,需要用車,還得造車的能賺錢,需要買馬,馬販能賺錢。運到長安加工,木匠能賺錢。他們把貞觀犁的零件做好了,工部收購了這一批零件,做成了貞觀犁,賣給種地的農夫,農夫因此能多種十畝地,頭一年,他們為了給犁錢,或許不會掙錢,但是第二年,他們把犁錢還了,還多了土地,他們就會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