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95章 巧舌如簧(第2/3頁)

“堯舜所在的年代,地域不過千裏。而如今大唐,東西何止萬裏?現在若治理千裏之地,只需要一個賢臣而已。在場諸公都能做到,而陛下陛下治理的天下,是堯舜治理的百倍。治理十裏之地,治理百裏之地,治理千裏之地,治理萬裏之地,所需要思考的事情,復雜的程度,豈可同日而語?堯舜心念一動,或只牽扯百人,而陛下心念一動,就是萬人,十萬人,陛下難道不更應該謹慎嗎?”

“陛下為天子,聖人雲,天子以德配之。臣對這句話的理解是,皇帝非有德行之人不可。若德行不配,則江山不穩。強如秦漢,也會傾覆。大唐萬裏疆域之內,發生的任何事情,無論大小,對錯皆可歸在陛下身上。因為天下歸屬於陛下,百姓都是陛下之子民也。養而不教,父之過也。發生了這樣的事情,陛下為天下之君父,難辭其咎!”

雖然是設計好的情節,但聽到李牧掰扯出這些歪理,還是給李世民氣著了。他怒極反笑:“按你這麽說,朕被刺客刺殺了,還是朕的不是了?”

李牧一本正經道:“若要這麽說,也說得過去!”

李世民這個氣呀,瞬間就有點上頭了,什麽做戲不做戲的,早就拋到腦後了,非得跟李牧掰扯一下不可了:“那你給朕說出個道理來,朕錯在哪兒?”

“陛下沒有錯,只是還做得不夠好。”李牧沉著應對,絲毫不亂:“陛下,臣不懂治理天下,只懂做生意。放眼長安城,臣敢大言不慚地說一句,臣是最會做生意的人。無論是哪一行,只要臣想做,臣都能做,而且還能做得好。很多人都非常疑惑,為什麽會這樣,臣今天就把其中的竅門公之於眾,希望能給陛下一點觸動。”

李世民對這事兒也挺好奇,便哼了一聲,道:“你且說來。”

“聖人雲:仁義禮智信,儒家所謂五常也。乃是聖人歸結出的五條基本道德標準。臣鉆研聖人之典籍時,看到這五個字,便如同醍醐灌頂一般,明悟了很多道理。”

“臣發現,做生意其實非常簡單。信,一字而已。為何臣做生意無往而不利,信字而已。為了內務府短短數月之間迅速壯大?信字而已。臣向商賈承諾過的事情,無論賠賺,臣一力擔之。只要是自我口中說出的事情,我就一定會做到。所以商賈會信任臣,他們才願意跟臣做生意,願意跟內務府簽訂單,因為他們知道,只要做到了他們應做到的事情,他們的努力和付出就會得到回報。這便是信,若臣說了做不到,仗勢欺人,商賈或許拿臣沒有辦法,但他們只會吃這一次虧,絕對不會上第二次當了。”

“另一件事,也可作佐證。臣今天也可以說出來,臣總是說,臣視金錢如糞土。這句話像是玩笑一樣,它也確實是個玩笑。臣是個做生意的人,自己做生意,替陛下經營內務府,若臣真的不在乎錢財,那也沒必要做這些事情。但是現在,臣說出這句話,百姓會信,至少長安城的百姓會信。為什麽?因為他們中的大多數,都在街道上撿過臣撒的錢。前前後後,沒有十萬貫,也至少有五萬貫了,臣是真金白銀扔出去了!”

“臣說了,臣也做了,哪怕有人說臣是別有用心,說這是一句玩笑,但因為臣做了,它就不再是一個玩笑。這,便是‘信’的力量。”

“陛下與百姓,也是如此。刺客為何要刺殺?因為他們對陛下不滿,他們為何不滿?因為他們不信任陛下,他們不相信陛下是一個好皇帝。但若陛下像臣撒幣一樣,用無可辯駁的事實,能以‘信’而取人心,就算有人都說陛下不是個好皇帝,他們的言論也不會得到支持。陛下曾說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陛下有勇氣駕舟翻騰於波濤之上,又何懼於區區風浪呢?”

李世民聽到這些話,眼中的怒氣逐漸消散。群臣也皆不語,深思李牧話語中的意思。魏征看著李牧的背影,心中雖不舒坦,但也不得不承認,李牧這番勸諫,要比他做得好,若換作他來,肯定還是老一套,絕對說不出這麽多例子。

李世民沉默了一會兒,開口道:“刺客來自五姓七望,他們一起來反對朕,難道說,是朕的德行不夠,不配做天子?朕登基以來,對門閥處處優待,他們卻這樣對朕,朕實在是失望!你說得那一番關於‘信’的言論,朕聽進去了,也聽懂了。但他們先失信於朕,朕也只好失信於他們了。李牧,你的一番心意,朕懂了。但這件事,朕不能聽你的,退下吧!”

說罷,李世民轉身要回院裏。魏征踏前一步,李牧卻比他更快,竟撲在地上,一把抱住了李世民的大腿。

雖然是排好的戲,但真正發生了,李世民還是覺著一陣荒唐,勉強忍住,厲聲喝道:“幹什麽?你要幹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