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31章 革新之始(第2/3頁)

“若是當地大族不服,暗中搗鬼,那就更妙了。府兵還種什麽地呀,直接就猛虎出閘,就地消滅,這可都是軍功啊,軍功兌換成錢,兌換成軍功田,屬於自己,還不用交稅,不舒服嗎?”

眾人一聽,有些人臉都白了。李牧此計,真乃是絕戶計。用府兵監視大族,若大族亂,則府兵可得軍功,軍功能換錢,還能換地,地還能父死子繼,還不要稅。這麽多利好,府兵就算是本地兒郎,也一點用都沒有啊。畢竟這種條件,族裏也給不起,只有朝廷能給得起,只有李牧這個卑鄙無恥的才能想得出啊!

可以想象,若是某地大族暗中搞了一點小動作,即便不到造反的程度,當地的折沖府都有可能為了軍功‘猛虎出閘’,更不要說真想造反的了。以大唐目前的軍力,地方大族,哪個是折沖府的對手?

更加可怕的是,這樣的安排,把府兵籠絡得死死的,而且根本不用監督,為了利益,每一個府兵都會瞪大眼睛去監督。而無論發生什麽事情,朝廷都是既得利益者,穩賺不賠。

李世民從頭到尾捋了一遍,笑容也逐漸缺德,他忽然發現,他一直擔憂的門閥大族在地方上影響力不可撼動這件事,終於找到了一個突破口了。這個突破口就是地,民以食為天,食從哪兒出?從地出,控制了地,就控制了飯碗,門閥大族的影響力再大,也大不過百姓的飯碗去!

“妙極!妙極!”李世民忍不住拍手,哈哈大笑道:“此計大善,果真天縱奇才,天縱奇才!”

“都是陛下的教導。”李牧適時一記馬屁拍上去,又看向了侯君集,道:“如此,侯大將軍的困擾,也可解決了一半了,今年苦一點,累一點,明年吃不完的軍糧,多出來的,或許還能賣一些,賺點小錢錢。”

侯君集雖然沒怎麽聽明白,但他聽懂了李牧的意思,就是今年累點,明年兵部就不缺錢了!這是好事兒啊,侯君集也跟著大笑了起來,一邊笑,他的手一邊摸向了地圖,就在他的手快要碰觸到地圖的時候,李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地圖收了回去。侯君集沒有得逞,只能悻悻地把手縮了回來。

“這只是一項安排而已,畢竟,兵的主要職責不是種地,所以臣還有另外兩種安排。”李牧比了個‘耶’,扣回一個手指頭,道:“頭一個安排,是‘農場’制。所謂農場,是指,若一個地方耕地過多,而人少,種不過來,那麽怎麽辦呢?就讓百姓遷徙過去耕種,舉一個簡單的例子,隴右——”

長孫無忌的耳朵登時豎了起來,他一直都記得,李牧說會給好處,這不就來了?

“……隴右適合耕種的土地少,但是河朔兩岸,適合耕種的土地很多,而且因為水患,死了不少的人,人力,畜力都要減少,大片的田地都要荒蕪,這時候可以組織隴右無地的百姓,黃河兩岸種地,他們過去開墾,朝廷會給予一定稅賦的減免,讓他們所得更多,不辜負背井離鄉一場。”

又是一條絕戶計!自古以來,百姓的遷徙就是大事,若是隴右的人大批遷徙過來,他們的勢力範圍也就過來了,請神容易送神難,人家來了,合法占了地,還會走嗎?

李牧不管眾人如何感想,繼續說道:“再就是,民間墾田,朝廷也是支持的。當然,有一定的要求,不能弄虛作假,把原有的田當成是墾田,墾田嘛,得原來不是耕地,開墾出來的耕地。對於這樣從無到有的耕地,朝廷可以免收賦稅。但是為免奸詐小人占朝廷的便宜,也要進行一定的限制,例如,想要去墾田,得是自己的口糧田加上租田都滿額之後,不想承包土地,才可以去墾田。而且墾田要收一半的公糧,死後歸公。”

聽到這兒,有人在心裏計算開了,若是一個普通的農戶,其實墾田並沒有太大的利好。因為首先每個人十畝口糧田,然後四十畝租田,這些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已經足夠他種了。再多的,費勁去開墾,死後還要歸公,而且一半的產量要交公糧,想想沒多大意思。

但在場眾人畢竟不是百姓,他們也能想明白李牧此舉的用意,他就是要限制墾田,否則大家都去墾田了,朝廷找誰收稅呢?至於公糧要五成,則是為了常平倉考慮,這都是題中應有之義,不難分析出來。

事情說到這兒,已經進入了尾聲,李牧策劃如此周密,顯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反對派’就算想反對,一時半會也找不出什麽理由來。

就在眾人以為今天朝議就要結束的時候,又一個出其不意的人站了出來。此人,竟然是李牧的繼父,民部尚書唐儉。

唐儉站出朝班,先向李世民行禮,然後看向李牧,問道:“李牧,老夫一直有一個擔憂,還請解惑。我朝依循前朝制度,均田制,租庸調制,府兵制,乃是環環相扣,息息相關的。有田則有租,有家則有調,有身則有庸。你改革了均田制,賦稅按你說的也算可收,但這調和庸,人頭稅等,又怎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