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18章 君前戲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對於軍事,李世民顯然是一個大大的內行,李牧說的理念,雖然提早了數百年,但其中的可行性,李世民依然能夠看到,同時,他也能看到其中的難度。

李世民端著酒杯,思忖了一會兒,道:“府兵制已經歷經了數朝,無論是南北的百姓,都已經習慣於這種制度了,忽然更改,恐怕難以實現。”

“陛下,任何制度的改革,起初的時候,都是很難的。但若因為難就不改,最終導致的結果,也必然是重蹈覆轍。”李牧沉聲說道:“陛下總是說,要休養生息。但如何休養生息?只要府兵制還在,百姓就不能休養生息,因為他們要準備打仗。”

“陛下,人不是騾馬,即便人是騾馬,騾馬也需要休息不是?陛下試想一下,一個士卒,農忙的時候,要搶種糧食,農閑的時候,要操演軍械,一年下來,他有休息的時間麽?又有多少與家人相處的時間?當一個人不願意做這件事的時候,即便強迫他去做,他又能出多大的氣力呢?”

“若朝廷富足也就罷了,靡費一點糧草,代價也不算很高。但是現在,朝廷沒這個底氣。遠了不說,就說前幾個月的事情。陛下,臣絕非危言聳聽,若真與突厥開戰了,大唐危如累卵。臣看了各地的存糧,若門閥世家不把存糧拿出來,今年打了一仗,明年就要餓死人!”

“就算陛下能逼他們把糧食拿出來,他們會不要代價麽?陛下若不對其加以寬松,他們會按陛下的吩咐辦事麽?受制於人,絕非長久之計。如今大唐已與突厥修好,至少西邊,暫時無憂。北方薛延陀還不成氣候,有思摩將軍、我義父坐鎮,當保無礙。吐蕃,內亂未平,無暇他顧。如今,最棘手的敵人,只剩下高句麗,陛下大可裁撤一部分孱弱的士卒,讓他們回鄉種地。只留一些精銳老兵坐鎮,待休養生息幾年,再從青壯之中招募,當壯健者招募當兵後,老弱者就不可能組織起來,即便組織起來了,也不堪一擊,如此,將永遠不會出現隋末大亂的局面,也必能大大削弱門閥在地方的勢力。”

最後這一句,大大地觸動了李世民的心。

一種計策,既能減少百姓暴亂的可能,又能削弱門閥勢力,一舉而兩得,似乎完美,但李世民的直覺告訴他,一定有隱患,但這隱患是什麽,他還不知道,他看著李牧,心中在想,李牧推行軍制改革,初衷到底是什麽,他真是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麽?

上次的事情發生之前,李世民毫不懷疑,但在那之後,李世民不敢肯定了。這絕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人性如此,李牧再寬宏大度,他也是個人,而非聖人,將心比心,李世民不相信李牧能夠不計前嫌。

李牧知道李世民在想什麽,確實,他也知道募兵制的隱患,但他沒打算現在就說出來。他得讓李世民自己想,他想出來的,他才會信,直接告訴他了,他仍會胡思亂想。

或許誘惑實在是太大了,李世民還是沒能下定決心嚴詞拒絕,他想了一會兒,道:“朕聽了半天,還是沒完全聽明白,你說招募青壯當兵,那你是如何肯定,廢止府兵制之後,青壯會願意當兵呢?萬一朕現在下令,終止府兵制,但需要打仗的時候,又招募不來士卒,又當如何?”

這是一個很直接的問題,但李牧已經準備好的答案。只有四個字:“人為財死。”

“什麽?”李世民一愣,他完全不能理解李牧的話。唐朝施行的府兵制是一種“寓農於兵”的兵役制度,直接好處,就是朝廷將不用花費一分錢,一粒米就可以擁有數十萬軍隊。而對於府兵本身來說,他們一家將得到稅賦的減免,這也是國家給他們的優待政策。當然了,既然沒有稅賦,那自然也沒有軍餉可以拿,即便是軍服也都沒有,這些完全得靠士兵們自己準備。除非打了勝仗,朝廷有上次,否則真的是一文錢都得不到。

因此,李世民才會覺得意外,難道李牧要給士卒發錢麽?朝廷現在沒有錢,不思節省,反而要花錢,這不是扯淡麽?

李世民點點頭,肯定了李世民的心中所想,道:“陛下,招募士卒,是要給錢的。”

見李世民要急,李牧趕緊道:“陛下先別動怒,其實這不是臣異想天開,古已有之。”

李世民哼道:“朕也通讀史書,怎麽沒見哪一本上面記載了這種事情?”

“春秋吳起,”李牧脫口而出,李世民愣住,他當然知道吳起,但他對募兵沒有印象,皺眉道:“你莫誆朕!”

李牧解釋道:“魏武卒,魏國吳起以苛刻的篩選標準招募士兵,一旦合格成為武卒,就等於是有了一份工作,而不是臨時征發打完仗就回家。一定年限之後,朝廷會給一筆安家費讓他們‘退伍’,再招募一批新的青壯進來,使軍中一直保持著青壯的士兵,魏國因此得以強盛。臣沒有一句胡謅,陛下若不信,回頭可翻閱史記,看看有沒有這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