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7章 火燒連營

房玄齡緩緩道出自己的猜測:“最壞的可能是,李牧為此已經謀劃了多年……”

說著話,房玄齡進入了‘狄仁傑’模式,聲音壓低,顯得更加高深莫測:“試想一下,如果李牧早就知道他是息王的兒子……那可真是可怖了。”

“他機緣巧合立下大功,借此機會,處心積慮與李績的兒子李思文結拜為兄弟,留下他在定襄等待時機,屠殺高昌王室,讓他的嶽父做了高昌王。後又聯合了對陛下和太上皇心生怨恨的河間郡王,做了定襄都護。短短數年間,培養了五萬的定襄軍,這些人全都是河間郡王和李牧的義弟招募來的,他們對大唐的忠誠度,實不可信。此時陛下不在長安,李牧又大勝,若他攜此大勝之威,來一個挾太子以令諸侯,領五萬定襄軍揮軍南下,怕是要勢如破竹,陛下遠在天邊,等他回來一切都晚了!”

“若這些推斷都成立,那他把太子帶去定襄,必然是他計劃的一部分!”

“這……”長孫皇後聰穎,但因聰穎,想的也就多了些。房玄齡把種種事情聯系到了一起,不由讓她不多想。

房玄齡激動道:“此事如今在兩可之間,老臣覺得,此時應該做的是,把李牧的家眷接到長安來。如果他……”

“你說的這叫什麽話!”旁邊聽了半天的李泰,已然是怒極:“房相,我對您敬重有加,卻怎麽也想不到,今日您能說出這樣的話來。我大哥、不,我恩師對大唐的忠心,對父皇的忠心,天地日月可鑒。本王不相信,他會做出這樣的事來!”

房玄齡沒想到李泰會這樣對他說話,一下子愣住了,下意識分辨道:“魏王,老臣是在未雨綢繆,若不預先準備,萬一他這麽做了,再倉促準備,可就晚了啊!”

房玄齡嘆道:“老夫難道不知,背後中傷,乃是小人之舉?但老臣只是提醒皇後和攝政王,不能任由李牧和河間郡王的聲望繼續高漲了,這不關此戰勝負,卻關乎社稷安穩啊!如若他們二人,沒有不臣之心,他們也必定會樂意看到,把輿論壓下來。這對他們二人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長孫皇後示意李泰不要說話,溫言寬慰道:“房相為社稷殫精竭慮,本宮豈能不知?”沉吟片刻,她看著房玄齡道:“那,依你之見,此事應該怎麽辦?”

“首先,要派出可信的人,親眼去定襄看看,那邊到底是什麽情況。此二人是否有不臣之心。其次……”房玄齡看了眼李泰,道:“就當是小人之舉,老臣願意做這小人。必須得把李牧的家眷,還有河間郡王的家眷,都接到長安城來監視居住。”李泰正要說話,被長孫皇後拉住,房玄齡接著道:“此事早有先例,大將軍出征,必有質子。歷朝歷代皆如此,也不算是苛待他。”

李泰憤憤轉身,不再看房玄齡,房玄齡也豁出去了,自顧說道:“最後,便是引導輿論。”便聽他沉聲說道:“首先,要著重強調此戰,乃是陛下的謀劃,可以說,這是陛下早就預料到的事情,在出兵高句麗之前,就已經留下了錦囊。這樣說,不僅能起到安民之效,還能更加襯托是陛下運籌帷幄,李牧,河間郡王只是執行者,而非謀劃者。六部的全力支援。其次,要告訴老百姓,先有龜茲守軍力挫突厥攻勢,後有李牧,李孝恭的大捷,少報一些他們的戰果……”

李泰心中暗罵老奸巨猾,他每一句說的都是實話,但加加減減起來卻完全變了味,李牧和李孝恭取得的功勞,聽起來就沒那麽吐出了,真是個和稀泥的好手。

“這樣是不是有些過了……”長孫皇後畢竟還是有良心的,覺著這樣太對不住李牧和李孝恭二人了。如果李牧和李孝恭二人沒有不臣之心,他日凱旋而歸的時候,面上不好看。戰報寫的很清楚,沒有李牧帶著虎尊炮過去,龜茲城必然會陷落,如果沒有李孝恭領軍埋伏,斷然沒有後面的半渡而擊,這是實打實的功勞!

“皇後,老臣所說句句都是實情,況且也是為了他們好。”房玄齡淡淡道:“若二人是一心為社稷,沒有私心雜念,是不會介意的。如果,真的是老臣多慮了。到他們凱旋之時,老臣願親自寫一篇布告,把前因後果說清楚,即便身敗名裂,老臣也是心甘情願!”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長孫皇後只好答應,反正有房玄齡背黑鍋,到時候把事兒推在他身上就是了,這是他自願的,有沒有人逼他。

於是這事就這麽定了。

李泰心中有抵觸,長孫皇後便讓房玄齡來親自負責此事,房玄齡連忙安排下去,親自寫了一篇頭版頭條,要印在明日的大唐日報上。

但報道寫了,刊印卻出了問題。身為大唐日報社社長的唐觀,說什麽也不肯讓這篇文章過。無奈何,房玄齡只好帶人把他給抓了起來,報紙這才成功印刷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