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人的晚餐(下)

“這是梓言姐最愛的冬瓜盅,”等她倆坐定,我介紹道,“聽說尚小姐沒什麽忌口,我也就大膽放食材了,這裏面有鴿肉、花蟹、鮮蓮子、瑤柱,湯頭是豬骨和蝦米熬制出來的。”

我說著伸手去試湯盅的溫度,因為本來算好七點開喝,剛才耽擱了一會兒,我怕會有點涼。沒想到尚宛也去握那湯盅,比我早那麽一點點,我的手沒來得及收回來,就那麽觸到她的,“對不起……”我趕緊縮回。

蕭梓言竟在一邊笑了起來。

“涼不涼?”為了掩飾這尷尬,我趕緊問道。

“剛剛好,謝謝,”尚宛說,“好美的馬蹄蓮。”她指指餐台上的花兒。

“哈……”我笑了笑,“那二位先喝著,我現在準備開胃菜,石斑魚冬菜卷。”

我將先前剖好的兩大塊石斑魚肉拿出來,“這是今天的活淡水石斑魚,下午我處理了。”我跟她們解釋,其實主要是跟尚宛說,蕭梓言知道我這兒的食材都是最新鮮的。

“那局座是不是每天都要早起去買菜,好辛苦。”尚宛說。

一句話說得我慚愧,“按道理說是要這樣的……”

蕭梓言壞壞地沖我笑。

“新鮮水產和肉類,我外包給了一個叫‘三哥’的人,因為他特別會挑這些食材,我只需要提前一天告訴他需要什麽,他一早去買了給我送來。”

“那很聰明啊,既節省了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又分工給了最懂的人,非常有效的資源分配。”尚宛說著將一勺濃湯送入口中。

“味道怎麽樣?還習慣嗎?”

“嗯,”她又品了品,“比我想象得還好。”

我松了口氣,繼續去片石斑,這會兒要片成稍厚的魚片,再在一面斜著劃幾刀,這樣再翻過來卷成魚卷才會服帖。

這道菜用蒸,我看尚宛喜愛那道豆腐,口味應該是清淡的。

“她這地方,開了七年了。”蕭梓言說道。

“那我真是孤陋寡聞了,還是局座太低調了?”尚宛接道。

“她確實不做宣傳,連朋友圈這樣的免費廣告都不發。”

尚宛看了看我,“七年,一直都在這裏嗎?”

“嗯……”

“說真的,局座,你有沒有想過把餐廳做大點,我保證客源絕對沒問題。”蕭梓言揚了揚手裏的湯勺。

“嗨……我覺得這樣挺好吧,再大了我可能忙不過來。”

“再請人啊。”蕭梓言搖頭。

“那樣啊,那就做成大餐廳了,”我將蒸到半熟的細蘆筍和蔥取出,蘆筍取前半截,和冬菜一起裹進魚片中,裹好拿蒸軟的蔥紮一下打個結,“梓言姐,變成那樣的大餐廳,沒有這私密的氛圍,還有別的廚子給你做菜,你還來嗎?”

蕭梓言想了想,“也對噢,不能欣賞你做菜,不能和你聊天,也沒鍋氣了,我才不來~”

“這魚卷裏裹了冬菜,因為魚和蘆筍本身味道比較淡,冬菜可以生津開胃,”我解釋著,“其實有時候我覺得,做廚子和開餐廳,完全是兩種路子,兩個思維。”

尚宛想了想,點點頭。

“怎麽說啊?”蕭梓言還在問。

我嘆了口氣,繼續卷第二只魚卷,“做廚子要把菜做好,做精,這是個工匠活兒,開餐廳呢,要獲取最大利潤,這兩者本質上是互相矛盾的。我聽說前幾年那個享譽大江南北的美食紀錄片裏介紹的小餐館,節目播出後全都火了,快錢來得特爽,紛紛擴充店面,然後全都在一年內倒閉了。”

蕭梓言瞪大了眼睛,“真的假的?”

尚宛點點頭,“可以想象。”

“所以啊,我這小地兒就這樣蠻好,”我把裹好的六只魚卷放進蒸鍋,“五分鐘就好。”

“不過堅持七年真不容易,”蕭梓言今天突然對我的創業史感興趣了,“中國大城市裏的人做生意多是跟風,什麽東西火了大家都去做,一年後又突然都不做了,你就很少看到一家店堅持個十年的,局座,你這兒雖然小,利潤應該蠻不錯的,菜好,服務好,地段也好。”

“不瞞你說,前面幾年只能維持收支平衡,真正開始有利潤是這三四年。”我開始動手勾芡。

尚宛擰了眉,“為什麽呢?”

“前面幾年沒找到路子,不是這麽經營的,那會兒就像外面的餐廳一樣做,一道菜賣幾十元,一百多元,來的客人比較雜,那我地方這麽小,這種走量的形式肯定做不好。”

“哦,對,我記得剛開始是跟外面一樣,按菜收費的,”蕭梓言轉過頭跟尚宛說,“但她手藝特別好,食材也好,收貴了那些客人不願意來,收便宜了她自己虧本,後來才走的這種私人定制的形式。”

芡很簡單,蛋清、少許鹽、糖、芡粉,加點水將蛋液打發均勻,少許老抽上色,小奶鍋裏煮好,魚卷也蒸好了,澆上去,這道菜就完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