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即墨城

“黑色的影子出現在地平線上,我們以為那就是即墨城了,沒想到陳家人笑笑,說那是城西的馬鞍山……不得不說,這時代的空氣真夠幹凈的,周圍的山都能清楚看見。

又走了幾百米,才看到真正的即墨城,不得不感嘆,真小啊!

我就是即墨人,以前對即墨的認知,是從城東到城西得堵近一個小時,而現在的這個即墨城……邊長大約只有四五百米,城墻不過五米多高,實在是小的可憐。

即墨這個名字已有千年歷史,至少在戰國時代就有此地了。不過當初的即墨城是在後世的平度市一帶,歷史上多次變遷,隋朝時才遷到現在的地址,此後一直延續到21世紀。現在的即墨城是金朝的時候才重修的,坐落在墨水河兩條支流交匯之處,一條自東向西流經城南,一條自北向南流經城西,兩條支流在城西南交匯,之後一直向南匯入膠州灣。即墨城邊墨水河,似乎即墨之名就是因此而來,實際上正好相反,是先有即墨這座城,這條河流才被附會稱作墨水河。

不過即墨縣的經濟情況似乎並不太好,一路上,經常可見大面積的荒地,其中甚至有一些是靠近水源的上等地塊。城外,墨水河之南,居然有一片貧民窟,一群衣衫襤褸的人在此挖洞搭棚居住,沿路布滿了乞丐。我問了一下,這些人是西南邊逃來的流民,膠西那邊不願意收留他們,走到即墨發現這裏還算安定,就在此停留尋求一些雇傭的機會。

畢竟是亂世,真的是亂世。

蒙哥汗即位後,雖然還沒有大舉征發南宋,但是邊境沖突時常發生,前線地帶很是動蕩,導致流民四散,有的去了南邊,有的向東北方走,前往山東、河北等相對安定的地方。即墨地處膠東地帶,這裏向東再無處可逃,所以地方官員往往在敵人打過來之前就痛快投降了,反而在亂世中保存了一點元氣,成為逃荒的目的地之一,不得不說真是有點諷刺。

城裏面,房子都非常低矮,只有一橫一縱兩條主街。我們從東門進去,沿街是一些商鋪,行人不是很多,再往裏就是居民區了,倒是擁擠得很。我不知道該如何評價,以後世的眼光來看,應該說比較蕭條了,但陳家人自豪地告訴我,這個即墨城可是膠東地區除了幾個州城之外最繁華的所在了。當然,膠東的州城還不少,北有著名的登、萊二州,西有蒙統區最大的海港膠州,東邊還有一個寧海州,比後世威海市的轄區大一點,不過那邊人很少,也不怎麽繁榮。

即墨縣現在屬於膠州治下,知縣姓程,名從傑,字輔臣,乳山人,聽說和統管膠州的姜萬戶有親戚關系,所以得到了這個肥缺。

金朝滅亡之後,原先中央集權式的吏治系統崩潰,科舉授官的制度早就不存在了,現在的官吏大多是層層分封封出來的。蒙古人把地盤分封給世侯,世侯再分封給手下大將,這些大將再任人唯親式地分封給親戚和下屬,程從傑的知縣就是這麽來的。

但是陳家和程知縣的關系不是很好……至少他們談到程知縣時都是很不屑的態度,具體原因他們不願意多說,似乎是跟膠州那邊有關系,我們也不好多問。不過,能連父母官都不鳥,這陳家的背景似乎不淺啊……

到達即墨城的時候已經是傍晚了,我們去陳宅拜見了陳一成的父母。陳父五十多歲,皮膚很黑,看起來以前也是常年出海的樣子,聽說我們的來歷後,似乎有些興趣,仔細詢問了威夷島的情況,我好不容易才糊弄過去。陳母見到陳一成之後抱著痛哭起來,之後又是常規的道謝吃飯……酒宴倒是不錯,可惜沒見到其它陳家人,不知道陳一成有妹妹沒有……(此段劃去)”

王泊棠坐在油燈下,用珍貴的圓珠筆和記事本記錄著今天的見聞,另外兩個同事李夏和張小平已經睡下了。即使幹了一個多月的活之後他們的體能大大進步,乍然走上三十裏土路還是有些吃不消。

王泊棠現在是商業組組長,但他穿越前的職業其實是建築設計師,為了跟甲方討價還價練出一副好口才,所以被李如南挖掘出來,人盡其用放進了商業組;

李夏是個會計,這次來主要是掌管賬目;

張小平是正牌的采購工程師……沒錯,他以前在某電子產品廠工作,因為采購業務需要很多專業知識,所以負責采購的也是正經工科出身的工程師。

他們今晚借住在陳家,準備明天去街上血拼一番,順便偵察一下即墨的商業環境,後天就回去。

……

第二天。

王泊棠、李夏、張小平三人,還有陳家派來的導遊陳安走進一家“書香齋”文具店。老板見陣勢不小,笑盈盈地迎上來,為三人介紹各類紙筆文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