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事後(第2/2頁)

這些工匠一共有67人,其中23人為胡家族人,另有11名木匠、5名鐵匠、3名裁縫以及7名其它手藝人,剩下的是他們的家屬,家屬們也多半能給工匠打點下手、幹些雜活,都是不可多得的珍貴勞動力啊!

休整了一段時間後,最先是木工組抽調了幾名木匠去幫忙。一到場他們就展現出了驚人的手工實力,嫻熟地用那些簡陋的木工工具做出了榫卯結構,看得木工組那些二把刀一愣楞的,隨後興高采烈地拉著他們開展了蓄謀已久的運輸工具項目。

前不久,工業口合力攻關解決了軸承項目,這過程中研發出的一系列衍生工具也讓其它項目收益。比如說有了鉛筆——當然不是後世的鉛筆,只是把一截石墨和粘土的混合物嵌在木杆一端。又比如說有了車床之後,木工組終於能做出車輪了:直接拿一塊幹燥的木板,套上車床車出一個圓盤,再在圓心鉆出一個圓孔,插上軸承就做好了,連輻條都不用。這比傳統木匠用彎曲木板拼成的車輪圓度高多了,生產速度更是秒殺,當然也有問題,那就是受限於原材料,尺寸不能做得很大。

但之後他們嘗試制作一個完整的小車的時候,又遇到問題了。他們的手藝實在太潮,雖然依靠機械能做出很好的圓形零件,但是加工非圓形部件的時候就有了很大誤差。這是技術問題,不是遊標卡尺能解決的。而且他們完全不懂榫卯,連接部位都是用即墨買回來的鐵釘固定的,因此雖然勉強拼出了一輛雙輪小車,但是質量太過可疑,吱吱嘎嘎隨時會散架的樣子。

如果沒有外力介入,那他們只能靠不斷磨練手藝和叠代工藝解決了,但現在有了熟練工匠加入,很快問題就迎刃而解。

木匠們熟練地按照東海人的要求切削出各種部件,並提出自己的建議略作修改,很快就模仿之前那輛試作型雙輪車做出了一輛復制品。雖然看起來差不多,但是推起來的感覺穩固多了。當即就有人大叫著把這台初號機送去建設組試用,剩下的人眼睛放光,拉著木匠們要拜師學藝。

木匠們這可真是受寵若驚了。其實東海人的東西也讓他們很是吃驚,首先是那個木輇(實心車輪為輇,空心帶輻者為輪),雖然看著簡陋,但是居然是渾圓一體!而且轉動極為順滑,不知如何辦到的。還有他們繪制的零件圖紙,筆跡纖細,結構精確,分三面把零件描繪得清清楚楚,真神技也!單此一項就該是家藏不傳之秘了,他們似乎還覺得畫得不夠好……

這還沒完,之後木匠們又建議把車改成獨輪,這樣在山路田間更靈活,東海人自然從善如流。木匠們剛要露一手,卻被東海人拉著坐下,攤開白紙寫寫畫畫起來,嘴裏說著“梨菊”之類的詞,寫了一大堆夷文,畫了張簡易圖紙給他們。圖紙上確實是輛獨輪車,但形制與他們熟悉的獨輪車相差太大。

木匠將信將疑做了個架子出來,上手一試,果然輕松多了!這可真是讓他們嘖嘖稱奇,對東海人更加崇敬了。

此時的獨輪車尚未進化到後世的最終形態,車輪在最前方而不是中央位置,這樣相當一部分重量就要被手臂承擔,很是費力;同時,車架和把手基本是一條直線,要保持平衡必須把車輪做得很大,這就使車輪凸出車架,貨物必須分左右分開放置,大大限制了運載方式。

而穿越者根據後世的經驗做出了兩處改進,一是根據力學原理將車輪的位置調整到了重心附近,使得一大部分重力由車輪承擔,節省了臂力;又提高了把手的位置,使得在小車輪的情況下也能保持平衡,車架平坦,更方便載貨。

這型獨輪車在之後的一段時間內被大量生產,它操縱靈活,運載量大,一個人就可以輕松運送上百斤貨物,大大支援了東海商社早期的運輸事業,被親切地命名為“自由輪”。

木工組的外援計劃大獲成功後,其他組也不斷跟進,機械組把鐵匠們請去打造鐵質部件,準備進行產業升級;建設組請了幾個木匠和做過泥瓦活的幫忙造房子;後勤組把裁縫和一些工匠家眷組織起來,研究自制衣物;就連農業組也請了人過去,指導生產。

當然,他們貢獻的更多的只是手藝,而不是知識。東海商社把現代知識與傳統手藝結合在一起,不斷地將他們的事業向前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