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募工

1255年,九月初八,東海關。

“嘿呀嘿,嘿呀哦嘿~”

幾個長期契約勞工擡著一艘小木船,喊著號子往前搬運,直到到達一處勉強能通航的小河邊,才把這條小船放入水中,然後又去東邊搬下一艘。

這裏是之前保安隊發現的能通向即墨城的那個山口,此地發現後引起統合部高度重視,直接命名為東海關,又調動了兩艘小漁船過來,承載即墨-東海之間的運輸任務。

這個時節即將面臨兩個重要節點:一是九九重陽節,二是新一批石墨提貨的日子。管委會組織了一個跨部門的大規模商業考察團,準備前往即墨城,一來要與陳家處理處理關系,二來采購一批急需物資,三來是招募一些新勞工,現在正是秋收秋種時節,非常需要人手。

於是張正義、季國風、李如南、史若雲、張小平、王泊棠、李夏、林小雅就出現在這裏。張正義主要是去陳家撐場面的,不會管什麽正事,而東海這邊的管委會事務就暫時由孔嘉誼代為主持;李如南是去招募勞工的,一開始大家還考慮在這個時代女性出門是否方便,是否要有特殊待遇,後來又加上了史若雲和林小雅,女人一多反而更好安排了;王泊棠、李夏、張小平三人是經典的即墨事務三人組,仍然主要負責采購事宜,季國風是來給他們當參謀的。

勞工們把船運到位,隨後就在保安隊的護送下從陸路返回了。考察團分組上船,東海商社講究男女平等,所有人都拿起槳劃起來,還好現在是順流而下,沒過多久就劃到一處湖泊,再往西走一段,就是平穩的墨水河了。

全程差不多15公裏,一個小時左右就到達了即墨城外的碼頭,比走陸路快多了。由於之前給陳家送過拜帖,此時陳忠已經帶了幾個仆人已經在碼頭上等著了,見眾人一來,立刻笑著迎了上去,連聲告罪說“少爺去采辦貨物了,否則必然親自來迎”,隨即幫眾人安排船位,告誡碼頭老大好好看著這兩艘船,然後讓仆人接過行李和禮物,請大家上車前往陳宅。

陳家消息靈通,東海商社戰勝龍王寨的事,他們也通過自己的渠道知道了,對此頗為震驚,畢竟龍王寨也是頗有聲名的悍匪,居然被幹脆利落地全滅了,不得不對東海商社更加重視起來。

東海商社現在能做的商品都太糙不好意思出手,這次帶給陳家的禮物還是舊時空的產物。也不敢拿些透明玻璃杯具之類的,怕嚇著他們,只好找了兩個空啤酒瓶,洗去商標,裝上兌水的白酒塞上木塞送過來。

這時代,在海上絲綢之路的推動下,玻璃器皿在富貴人家已經不算個稀罕物了。透明玻璃非常昂貴,而啤酒瓶這樣的雜色玻璃則不算太值錢,但是能把雜色玻璃做成兩個完全一致的細頸瓶,這功夫也是很了不得的。總之這是很合適的禮物,算得上次級珍品,足夠讓人贊嘆,但也不是絕世寶物,不會引來多余的覬覦,商務部想出這個主意可是費了不少心思。

之後到了陳家,虛情假意一番賓主盡歡,陳家家主看了禮物也很滿意,隨後東海眾人又順利在陳家借住幾天,晚上陳家女眷拉著李、史、林三女,頗是說了好一頓閑話。

第二天,重陽節,按習俗陳家人出城去賞秋,而東海人沒那個閑情逸致,辭謝了陳家的邀請(其實人家本來就只是客氣客氣),然後上街采購去了。

重陽節,賞秋什麽的是大戶人家的事,普通人早就見慣了野外的景象沒什麽稀奇的,但過節怎麽也會熱鬧熱鬧,街上的商業氣氛濃厚了很多,沿街擺出不少攤子,進城的人也多了不少。

張正義、李夏、王泊棠、李如南和史若雲換上本地服飾,帶著二百個烤餅,出城考察人力資源去了。

宋朝面食有三個發展方向:湯餅、蒸餅和烤餅。

湯餅就是把面食放進水裏煮熟,這個方向後來發展出了面條、餛飩和餃子。

蒸餅就是把面食隔水蒸熟,這個方向後來發展成了饅頭和包子,北宋時為了避真宗諱改名叫炊餅,武大郎賣的就是這個。

烤餅顧名思義就是把面烤熟,此時的工藝是做一個大爐子,內部生火,把揉好的面團貼到內壁烤熟,和後世的饢差不多。

此時的烤餅是非常便宜普及的一種街頭小吃,只要一文錢就能買一個,是城市貧民的首選食物。昨天東海人找烤餅店訂做了二百個,摻了不少粟米,總共只要150文。

……

“招長工嘍!”

五人拉著一輛小車走到城南,過了墨水河上的橋,找塊樹蔭站住,王泊棠上前一喊,立刻就有幾十個流民圍了過來。

“去東海,種地,管吃管住,每天兩頓,每頓五兩熟飯,每兩天一條小魚,但是沒有工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