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透視畫法與糖(第2/2頁)

這種糖色澤深紅,結成不規則的小塊,看上去很便宜的樣子。

老板看了一眼,說:“客官識貨,這是本地產的砂糖,二十文一斤。”

“哦?慶元府也產蔗糖?還有其他地方的嗎?”魏萬程有些奇怪,他印象中甘蔗都是熱帶種植的。

老板立刻回道:“客官您說笑了,若是慶元府都不產糖了,天下也無處覓糖了。若是您不喜當地糖,也可看看南來的。”

這個時代氣候要比後世熱一些,明州一帶也是宋朝著名的蔗糖產地,與四川、兩廣、福建並列。

老板又搬了幾袋紅糖出來,是福建廣南等地產的,看上去和本地紅糖也沒多大區別,價格在25-30文之間。

魏萬程左右看了一會兒,又發現一袋黃白色的糖,結成大大小小的晶體,半透明帶著些黃色,就指著它問:“這是什麽糖?要多少錢?”

“這是西洋糖霜,一百四十文一斤。”

魏萬程嚇了一跳,這價格差也忒大了吧:“哈,這麽貴?這糖霜沒有本地產的嗎?”

“呃……慶元府確實產不了這等糖霜,”老板有些尷尬的樣子,又從旁邊翻了一小袋糖霜出來,比西洋糖霜稍白一些,但在東海人眼裏仍然是黃色,“不過我這有四川遂寧府產的糖霜,原先只要一百文一斤,但不瞞您說,最近北邊蒙韃攻四川,商路斷絕,遂寧糖霜現在是買一點少一點啦,當下市價可要一百七十文了。”說完,老板又嘆了口氣。

東海眾人也陪他嘆了口氣,接著魏萬程又比劃著問:“那個……就沒有那種,雪白的,像鹽一樣的白糖嗎?”

老板吃了一驚,你們要求也太高了點吧,連忙擺手說:“那等頂級糖霜,每甕只產一丁點,自古都是進貢用的,我這小店哪能有?”

甘蔗原產於印度,很早就傳入中國,唐太宗時曾經遣人去印度和中東學習過制糖技術。之後經過幾百年發展,到了兩宋時期,制造蔗糖的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了,浙江、福建、廣東、四川等地都有大規模種植甘蔗和榨取蔗糖的產業。只不過,原生蔗糖都是紅色的,要經過除色工藝才能得到接近白色的“糖霜”,而除色工藝現在很不成熟,所以紅糖和糖霜的差價很大。

兩宋時,四川遂寧盛產糖霜。遂寧人王灼曾經寫過一本《糖霜譜》,裏面記載了制造糖霜的方法:把將要成型的糖漿放入特制的容器裏,自然瀝幹後,最上層是深紫色的紅糖,越往下越白,最下層就是糖霜了。

蘇軾曾經有詩贊曰:“涪江與中泠,共此一味水。冰盤薦琥珀,何似糖霜美。”拿琥珀來比喻糖霜,可見糖霜也只是黃色固體,達不到後世白糖的水準。

此時印度人的除色工藝是用牛奶、蛋清等富含蛋白質的物質吸附色素,埃及人的工藝是用特制的植物灰吸附,都成本高昂而效果不佳。直到明朝晚期,中國人才發現了手工業時代最佳的除色工藝:黃泥水吸附。

據說這個工藝是廣東某糖戶無意間發現的,他家房頂沒修好,某天夜裏屋頂上的黃泥滴進了正在幹燥的糖鬥裏。這本該是一起食品安全事故,卻驚訝地發現黃泥流過的地方產生了潔白如雪的白糖。後來便有意識地在生產時添加黃泥水,經過不斷調整工藝,成功量產出了優質白糖。

這種方法產出白糖品質極佳,成為明末清初與瓷器、絲綢等並列的重要出口商品,影響力很大,以至於蔗糖的原產地印度後來都把白糖稱為“cini”,意為“中國來的”。

相比黃泥法,當前南宋的制糖工藝仍然很落後,最好的糖霜也無非是黃白色。但落後也就意味著商機。

幾個東海人相互對視了一眼,感覺有戲。魏萬程跟老板討價還價了一番,最終以30貫會子一石(120斤)的價格買了五百石四明紅糖。

老板做成一筆大生意十分高興,又送了他們一小袋糖霜嘗嘗鮮,還發了一張名片讓他們下次再來。呃,沒錯就是名片,一張薄木片,上面用陰文刻著店鋪名稱、地址、主營業務和老板名字,原來這位老板叫唐季和。

幾人與唐老板寒暄了一會兒,留下地址讓他送貨上門,就接著去別的地方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