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產學研一體化

1257年,四月十七日,闊馬區一號工坊。

這個當初武備組和造船廠合用的工坊原本叫做“闊馬區工坊”,由於闊馬區後來又建設了兩個工坊,所以名字就變成了“闊馬區一號工坊”,劃給了武備組專用。

開春以後,水力恢復,工坊裏面又出現了一副熱火朝天的景象。甲乙兩個工位在生產各種武器裝備,丙工位在維護,丁工位正在生產鋼材。

丁號工位旁邊,萬浩然帶著六個學徒在觀察生產過程,他先給學徒們重申了一遍要點,然後讓他們輪流上去觀察鋼水顏色。

其中一個十六七歲的學徒首先站出來,穿上一套厚衣服,拿起工坊特制的固定在一根長杆上的小鏡子,跑到坩堝爐旁邊,遠遠地避開熱浪,用鏡子觀察起爐口內的景象來。過了一會兒,他又拿起手上一張五顏六色的紙對比一下,跑回到萬浩然旁邊,怯生生地說:“一千八百開?”

萬浩然點點頭,在本子上記錄了一下。這個學徒松了一口氣,笨拙地脫下防護服交給下一位,自己站到隊尾去了。

這些學徒是武備組自己培養的後備人才。

這個時代,或者說整個古典時代,技術人才的培養和需求都處於一種供需兩弱的狀態。有技術的工匠不願意輕易將自己的技術傳授給別人,只會培養少數幾個學徒;而這些學徒就算學成了,除了繼承師父的事業,也不容易找到別的工作,這種情況反過來又進一步抑制了學徒的數量。

所以古代工匠數量的自然增長是非常緩慢的,這對東海商社的進一步發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礙。56年的時候,各部門灑著錢幾乎把附近的自由工匠搜刮一空,剩下的要麽不敢來,要麽有自己的產業不願意來,到了57年,就很難再招募到新的工匠了。

因此東海商社只能走自己培養人才的路線,一方面對現有的勞工進行基礎知識和技能培訓;另一方面把勞工中的適齡青少年組織起來,教他們讀書寫字,然後分配到各部門,一邊學習專業知識一邊實習。

由於經過了顛沛流離的逃亡路,流民勞工中的適齡少年不太多,勞工部又在東海地區的村子中招募了一些,湊足了二百名少年學徒。

這些青少年不管有沒有父母,對此都是非常感激的。所謂士農工商的排列順序是上層階級的事,對於普通勞動人民來說,有一門手藝肯定是好事。以前想學些鐵匠、木匠之類的手藝,必須得請人托師傅的關系,再給師傅做上十幾年的契約奴才行,現在東家們居然敞開了教授,不但不收錢,還管飯,這種好事怎麽能錯過?

東海商社當然是不藏私的,他們恨不得這些學徒下個月就能獨當一面,怎麽會把知識藏起來不教給他們呢?再說了,現在商社的技術水平也沒比周邊強出多少去,雖然思路上領先數百年,但具體的實現手段是很簡單明了的,所以實際上想藏私也沒什麽可藏的。

因此,東海商社在教授學徒的同時,也在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術水平。他們雖然有著領先數百年的知識,但真實的技術道路上是有很多坎繞不過去的。

就拿這坩堝鋼來說,雖然武備組用這個方法成功實現了“批量”煉鋼,但是質量控制做得一塌糊塗,每一鍋能出什麽樣子的鋼全看運氣,碳含量、雜質含量還有另外的一堆復雜要素都無法控制,偶爾能出一鍋很好的鋼,但也有很多時候比熟鐵強不了多少。

解決這些問題,沒有取巧的道路可走,只能小心地控制好生產流程的各項參數,做好原材料的檢驗,控制好溫度和時間,控制好旋轉速度和通風速度……這些“控制好”不是口頭說說就能做到的,首先你得有手段測量出這生鐵含碳量是多少,這爐溫達到了多少,然後才能知道該如何進行調整。更何況,還有不同條件下的配合,非常復雜。

東海人現在還談不上控制,只能從第一步“檢測”做起。他們沒有先進的儀器可以測量,只能用土辦法一點點接近真相。

萬浩然現在帶著學徒們做的,就是通過觀察鋼水的顏色來估算它的溫度。“觀色”是傳統鐵匠的必備技能,很多資深大匠雖然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但一看鐵水顏色就能判斷出成色好壞和鑄造的成功率來。東海商社當然也想獲得這樣的大匠,但卻是不好找的,只能自己培養了。相比傳統只能靠“悟”的師徒培養,他們至少有一點長處,那就是能說出個所以然來,比如說這個色溫的概念就是了。

對比顏色用的色溫表是工業部的人請趙阿洛用珍貴的顏料畫出來的,很不準確,不敢說就與真實色溫一一對應了,但至少提供了一個可對比的標準。

通過估算色溫,雖然他們暫時無法做出太多的調整,但至少當做出一鍋廢品的時候,他們查看生產過程中的各項參數,或許能指著色溫一欄恍然大悟地說:“這溫度不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