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槍杆子

1258年,四月廿三,東海堡禮堂。

高正簡單把近期的安全部活動一介紹,就直身站住,等待股東們的質詢。

“咳,”坐在第一排的孔嘉誼站了起來,把手上的筆記本翻到後邊某一頁,開始發難了。“高部長,我們先從簡單的開始。安全部申請給獅吼炮配套的炮車重達215公斤,這都接近炮重了,真的有必要嗎?其實從虎威炮的時候我就想質疑了,海軍用的炮車不過四五十公斤,你們陸軍卻要二百多公斤,這不是浪費材料?”

高正一副無奈的表情,看著孔嘉誼,回答說:“孔財委,陸上和海上情況是不一樣的。船上全是平整的木地板,移動起來很容易,而且炮位上有阻攔索和斜坡卸去後坐力,所以船用炮車只要有輪子會動就行了,自然可以做得很輕。非得算的話,你得把整條船的重量都分攤到每門炮上啊。”

台下有人“撲哧”笑出來,孔嘉誼臉上仍然一本正經,不以為意的樣子。

高正又接著說:“而陸上情況就復雜了。為了通過崎嶇的路面,炮車車輪必須做得很大才行。同時為了承受後坐力、保持穩定性,還有增加可靠性,車架必須做得粗大厚重才行。兩方面加起來,陸軍炮車自然就沉重無比了。這215公斤還是采用了不少硬木部件的結果,否則真要超過炮重了。”

這個理由很有說服力,聽眾紛紛表示贊同起來。

孔嘉誼翻過一頁,又接著問:“這一點就算了,但是一門不過265公斤的獅吼炮,你們足足配了七名炮兵來操作,還配了四匹馬,這是不是太浪費了點?海軍一個炮組不過三人,照樣玩得轉啊。”

這海軍是別人家的孩子嗎?高正腹誹著,不過嘴上還是老實回答:“如果單純把炮彈射出去,那三個人確實夠了,甚至如果不嫌慢,一個人操作都可以。但炮兵不是火炮測試員,是要上戰場的啊。

剛才說過,獅吼炮自重265公斤,炮車215公斤,總共就近半噸了,還有配套的彈藥工具車,又得至少三四百公斤。這樣的重量,如果想跟上步兵的行軍速度,至少要配兩匹馬或者騾子拉車才行,還只能在鋪裝道路上拉,如果考慮到野戰時的惡劣地形,至少得四匹才行。這已經很保守了,拿破侖時期,一門四磅炮可是配6-8匹馬的。

單單伺候這四匹馬,就要至少兩個人,更別說還要開炮了。我們給一門炮配七個人,已經考慮到一人多能了。戰時,一人看住四匹馬,三人負責開炮,兩人負責搬運彈藥和打雜,還有一名炮長負責指揮、觀察戰場和調節射擊參數,分工很合理不是嗎?這樣能大大提升射速,實際火力並不比兩個三人炮組低多少。而且真實的戰場上,必須考慮到減員問題。七人炮組,即使死了四個,也能繼續開炮,彈性比三人炮組強多了。

我們的條件跟海軍是沒法比的,海軍有一整條船來運輸物資,還可以躲在船板後面,自然三人就夠了,但這是不能打真正的硬仗的。”

“咳咳,”海洋部長張船長有些尷尬,不過他還是決定支持一下高正,要不然財政部砍完陸軍就該砍海軍了,“說得沒錯,軍事上很多問題不能想當然的。”

台下眾人也表示贊同,孔嘉誼的質疑沒什麽效果,把筆記本合上,又繼續說:“謝謝,高部長,你的解答很充分,財政部的問題結束了。接下來,請你談一談安全部對義勇隊的編制和規劃吧。”

高正松了一口氣,拿出幾張紙,一邊看著一邊說:“目前義勇隊不計股東共197人。其中包括四個步兵排,每排滿編四十人,實有157人;一個騎兵排,滿編二十人,實有20人;兩個炮兵排,預計每排十五人,實有20人。

對於步兵,我們現在同時訓練長矛和火槍使用技術。對步兵的運用,我們現在有兩個方案,一是全部裝備帶刺刀的20mm蝦蛄槍,二是長矛和25mm牛丸槍搭配。目前這兩個方案還在測試,一時無法說誰優誰劣,也許要到戰場上檢測才行。我們計劃把這四個排編成兩個連,分別實踐兩個方案。

對於騎兵和炮兵,我們計劃把他們編在一起,成為一個騎炮連。這不是異想天開,實際上這兩個兵種是聯系很緊密的。

為了讓馬適應火炮的響聲,必須從訓練時就經常接觸火炮;而火炮需要很多馬匹牽引,所以炮兵也需要學習養馬和控馬,這是第一個共同點。

我們現在的騎兵不能指望有多少戰鬥力,更多的是作為偵察兵使用,所以在騎術和作戰技術之外,他們還需要學習素描和地圖學;同時,炮兵作為一個技術兵種,自然也是要學習數學和地圖學的。兩者都需要學習大量知識,這就是第二個共同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