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戰時經濟 三

1258年,9月27日,闊馬區。

臨近海邊的船塢中,霜降號正趴窩在裏面,造船廠的工人們忙碌著,為它刷上新的船底漆。

前幾天奪取膠州的行動中,霜降號一時不慎在大沽河中擱淺了,後來簡單修復了一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拖回闊馬造船廠。還好,有一艘正在建造的星火級也到了鋪設船底板的階段,正好有現成的備品可以拿來給霜降號用。所以短短的時間內霜降號就修復完成,等船底漆幹燥就可以立刻投入戰鬥了。

隨著商社全面轉入戰備狀態,闊馬區這個開發比較早的地區也更加忙碌了起來(本來也很忙碌)。一車車一船船的木料、布匹和鋼鐵被運輸到這裏,加工成軍隊急需的車輛、船只、衣物和盔甲等等。

李如南今天為了行動方便,連心愛的進口宋式衣裙都沒穿,換上了後世樣式的幹練工作服,帶著勞工部的工作組,風風火火地在闊馬區各個工坊之間巡視著,不斷地做出各種指示:

“現在擴大牲畜的養殖量已經來不及了,而且還會多消耗糧食,嗯,不如多養點雞鴨吧。哦對了,加大魚類的捕撈力度,至少增加兩倍,唔,先不管了,暫時解禁敲罟法吧。那海洋部不是在訓練新水手嗎?就讓他們拾回老本行,幫忙出海撈魚去!”

“農忙季結束了,農業組的人力應該空閑出不少吧?還有那些沒事幹的初級勞工,通通劃進工廠!嗯,就學義勇隊的訓練法,先把他們組成一個單獨的車間,讓資深勞工教他們幹活,等熟練了,再補充進正式車間。”

“還有那些結了婚家裏有房子就宅在家裏的女勞工,通通動員起來,至少幫忙作些女紅活也好。給她們計件工資!不用商量,就把活計攤派給她們,她們還能有錢不賺不成?呃,等等,能省一點是一點,我們在膠州不是收了不少絲綢嗎?發給她們折算工資好了。”

“這不是還有不少小朋友嗎?他們放了學也沒事幹……別緊張,我又不是要用童工!把他們組織起來,在居住區和工業區附近巡邏一下,再撿撿垃圾什麽的。貼標語之類的活也能讓他們幫忙,不又能解放出不少人力?嗯……這事大概得跟文化部商量一下,張國慶,你去跟張老師打個招呼!”

“建設部的人?不,建設部的勞工不能抽調,相反,讓他們多準備點建材,多造點房子,要不然放出去的水沒地方收啊!”

勞工們在他們的調動之下,平均工作時間驟然延長,工作強度也有所加大,當然,薪水也多賺了許多。在此基礎之上,東海商社這個怪物發揮出了巨大的生產力,以這個時代難以想象的速度吐出各種工業制成品……

……

原先的闊馬區一號工坊旁邊又新建起了一間大磚房,用作專用的煉鋼車間,而原先的舊建築則成了專門的鍛造車間。

出於分散風險的考慮,闊馬區的煉鋼車間並沒有搬到金口區去,但隨著金口工業區煉鐵業的大發展,煉鋼車間的活計也輕松了許多。他們只需要把金口過來的質量已經很好的各類生熟鐵測試一下,然後按需要混合,扔進石墨坩堝裏,再適當加一些輔料,直接燜燒一遍,就能得到很好的鋼材了。在這樣的條件下,他們已經能初步控制碳含量,想要高碳鋼就有高碳鋼,想要中碳鋼就有中碳鋼,想要低碳鋼……你們還是直接用熟鐵吧。

隔壁的鍛造車間,則成了專門打造盔甲和冷兵器的地方。

得益於靠近嶗山,水流落差較高,這裏的水車已經更換成了最新式的上射式水車,也就是在上遊修建一個較高的蓄水池,使水從高處流下,由上而下沖擊水車槳葉,可以更充分地利用水流的能量。在同樣的流量下,上射水車的功率達到了傳統下射水車的兩倍,差不多有五千瓦,而且由於蓄水池的存在,輸出穩定性也很好。只是受限於地形和成本,目前只有闊馬區的幾個工坊采用了這樣的技術。

前不久,這裏被抽調了不少熟練工匠去金口區造火槍,又補了一些學徒工進來,冷清了不少。

鍛造車間負責人、工業部的馬玉石背著手踱著步,視察板甲的生產過程。

現在板甲的打造也流水線化了,大致可以分為三道工序。

第一道由學徒工和一級工操作,是把鍛好的鋼板借助模具敲成穹殼狀。這道工序其實相當需要經驗的,因為新手掌握不好力度,很容易把材料敲得越來越硬乃至開裂。但由於東海鋼鐵性能較好,能夠承受得起笨拙的鍛擊,所以他們只管敲就行了。

第二道則由經驗更豐富的二三級工操作,他們接過歪歪扭扭的半成品板甲,檢查上面的缺陷,入爐回火重塑晶相,冷卻後再敲成更標準的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