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兵役制度 三

1259年,6月18日,中央市,五角堡。

剛才提起了騎兵,範龍城豎起了耳朵,然後想到了什麽,問道:“這樣我們有兩千五志願役和四千義務役,但是每個軍種情況不同,志願役和義務役的比例該怎麽分配呢?總不能全都一樣吧?”

他這點小心思大家都看了出來,露出了鄙夷的微笑。

高正笑道:“好吧,你的騎兵是論外,我先給你四百志願役指標,嘿,到現在你也沒練出四百騎兵吧?嗯,到時候新兵裏的好苗子也先讓你挑,義務役騎兵員額也暫定四百吧,到時候再視情況而定。等兩年下來,確實有表現突出的,也可以吸收到志願役裏,到時候我去給你打申請,不受總額限制。怎麽樣,夠意思了吧!”

範龍城激動地說:“沒問題,保證給商社練出一支精銳騎兵!”

騎兵一直是商社心裏的痛。要和當前氣勢如虹的蒙古鐵騎對抗,東海人必須握有一支強大的騎兵才行,這也是股東們的共識。當然,騎兵的培養是漫長而困難的,所以範龍城真有需要,全體大會不會吝嗇的。

高正想了想,又說道:“那既然如此,幹脆先把志願役的份額分配一下吧,不管能招來多少義務役,我們至少先把架子搭起來,免得改了一頓反而把戰鬥力改沒了。騎兵占了四百,炮兵也給四百不過分吧?還有,像是什麽工程兵、通信兵、醫療兵、隨軍鐵匠、軍樂隊等等這些技術人才,作用重要,培養緩慢,先留出四百人的額度來,沒問題吧?剩下的就劃給步兵吧。”

夏有書在紙上算了一會兒,擡頭說道:“如果按計劃招滿的話,志願役和義務役的比例是5:8,那這樣吧,技術兵種不用配義務役,有需要就調些步兵去幫忙,騎炮兵的志願役和義務役1:1分配。如此一來,按剛才的分配方式,就是一個保障營、兩個騎兵營和兩個炮兵營。相應的,技術兵種志願役占比高,義務役就該多分給步兵一些,剩下的都給步兵吧,這樣就有十一個步兵營了。”

謝光明苦笑道:“步兵還真是後娘養的。”

林宇卻很滿足了:“前不久才三個步兵營,這一下就十一個了,豈不是每個要點都能放一個了?這下我總可以升營長了吧?”

謝光明恨鐵不成鋼地看著他:“你就這點出息!”

高正掐著指頭算了一會兒,又看了看林博穎,突然打斷了場上的討論:“不對,還得拿出一個營的額度來,搞一個近衛營!”

“近衛營?”諸人的目光看了過來。林博穎卻笑而不語。

高正咳嗽了一聲,說道:“說起來我們擴軍到現在這個規模也沒幾個月的時間,不少人的觀念可能還停留在義勇隊時代。當初我們安全部股東多,兵卻沒多少,幾乎都能認全了,所以好帶。但軍隊要是擴充到了幾千人的規模,就不能再靠我們這幾個人去耳提面命了,得有軍官、士官從上到下管著,還得有風紀糾察,還得有士兵暗線反過來監督軍官……總之得有一套制度!

其次呢,我們的這些兵都是量產訓練出來的,雖然配上槍炮皮鞭也夠用了,但真打起惡戰了,未必就一定能頂住。所以,我們手中一定要有一種精幹力量,在關鍵時刻能頂上去。

再次呢。我們現在攤子大了,股東們不再是呆在安全的東海堡,而是散布各地,他們的安全也是個問題,必須有一批放心可靠的保鏢才行。

我說的這個近衛營,就是身兼三職,平時作為股東的護衛,戰時可以作為精銳力量對外作戰,此外也可對內作為憲兵監察其他士兵。

這個要求當然不能低了,得從志願役裏挑選政治過硬、軍事技能好的精兵組成,人數也不用太多,有三四百人就差不多了,占一個營編制。近衛兵除了要進行常規的步兵訓練,還要會騎馬、操作火炮,懂一點工程學知識,甚至還要做一些特種作戰訓練,總之就是按精銳中的精銳訓練。”

眾人聽了還在思考,林博穎就啪啪鼓起掌來:“說得好啊!哦對了,你們這個近衛營,可不能全是老爺們,還得有女兵才行哦。”

既然高正發話、統合部支持,又確實有道理,所以他們一番討論後,還是通過了這個提議。段明遠甚至開始試圖爭取起近衛營營長的職位。

謝光明撓頭道:“多一個近衛營,步兵營就得少一個,嘛,十個營湊個整也行吧。”

夏有書拉了張地圖過來:“常規作戰力量有十個步兵營、兩個炮兵營、兩個騎兵營,嗯,比起之前是不少了。不過怎麽部署、怎麽訓練,還得仔細規劃一下。”

林博穎插話道:“嗯,這麽多,要不要再分點團、旅出來?”

夏有書搖頭道:“不好分,雖然營多了,但我們要駐守的地方也多,經常要單獨調動,若是定死了歸屬就不夠靈活了。但不固定的團還是可以考慮,比如上次的野戰團機制可以利用起來。有十四個營的情況下,完全可以輪流抽調一部分組成野戰團,進行多兵種合成訓練演習。這樣經過磨合,作戰效能也就提升了,如果有事,也可以直接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