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尖刀

1259年8月29日,淮南西路,黃陂縣。

黃陂縣位於大別山以南、長江以北,在後世屬於湖北省武漢市的一個區,但是現在還是淮南西路黃州下的一個縣,再往西南去過了長江才是荊湖北路。

但是,如今這個江北重鎮已被忽必烈率領的大軍攻下,小小的縣城外鋪天蓋地的都是蒙軍的營帳。

忽必烈在蒙古人中應當算個異類,與劫掠成風的大多數蒙古將領不同,他聽從麾下漢人文士的建議,治軍嚴謹,輒有軍士犯法,便定要斬首示眾。這一路南征過來,秋毫無犯當然不可能,但比起蒙哥汗親率的西路軍那種攻下一城便要將滿城男女皆掠走、還動不動屠城的德性可要強多了。之前,漢軍千戶董文炳攻陷台山寨,將其中數千居民掠為奴隸,忽必烈知道之後便把他們全給放了。

也是因此,大軍駐在黃陂,卻鮮有本地人反抗,嗯,其實更多的原因還是被蒙古鐵騎的赫赫兇名給嚇住了。雖說這支大軍的主力還是漢軍,真蒙古大兵並沒多少。

此時,大營正中飾有華麗紋路的大帳內,這支大軍的統帥,威名顯赫的忽必烈,正坐在精美的波斯地毯上,審閱最新的軍情。

忽必烈有著典型的蒙古漢子的粗短身材,臉色紅潤,今年四十多歲,正是年富力強、雄心勃勃的時候。他左手拿起一份文書,略略一讀,右手便放到了一邊,矮桌上堆著的文書飛快減少。

突然,他停了一下,從一份快報裏抽出一份漢文寫成的文書,遞給旁邊一個漢人儒生,說道:“郝先生,茶忽得了一份宋人的文書,你給俺讀讀。”

“郝先生”名郝經,是北地漢人文士,自幼家貧,好讀書,後來被世侯張柔發掘,得到重用。1252年,忽必烈以皇弟的身份在金蓮川開邸,召郝經詢問政策,對他的回答非常滿意,此後就把他留在身邊作為顧問。此次南征,郝經出謀獻策,立功甚大。

前不久,他剛給忽必烈上了一份《東師議》,指出蒙哥親率的西路軍舍棄蒙古鐵騎機動靈活的優勢,去強攻有天險憑恃的堅城,是舍短取長,必然無功而返。破局之計唯有在忽必烈率領的中路軍身上,只有以雷霆壓頂之勢攻破鄂州,威壓江南,進而支援上遊的西路軍。若是西路軍取得突破,那正好兩軍合一,直取東南;若是不行,也可以用已占領的土地為條件跟南宋議和。不管如何,忽必烈都將起到重大作用,這自然讓他很是高興,決定依郝經的計策,渡江攻取鄂州。

雖說如此,但其實郝經在北地是屬於鴿派而非鷹派,之所以獻了進取的策略,是因為他認為南北這樣反復拉鋸下去會造成更多的生靈塗炭,所以還不如早日一統。

郝經恭敬地雙手接過文書,略微一看,讀了起來:“……今夏諜者聞北兵會議,取黃陂民船系筏,由陽邏堡以渡,會於鄂州……”

他讀完之後,雙手把文書放回矮桌上,然後解釋道:“大王,這應當是沿江制置司的榜文,說的是這個夏天,宋人的間諜探得一條消息,內容是我軍要用黃陂的民船連成浮橋,從陽邏堡渡江,攻打鄂州。”

忽必烈聽了,豪爽地大笑起來,說道:“有這回事?怎麽俺都不知道?哈哈,不過說的不錯,要真這樣就好了!”

忽必烈最近心情不錯。他去年底從開平率軍出發,七月份到達了汝南,之後命大將拔都兒前往漢水上流準備糧草,做出攻擊襄陽的態勢,但是卻親率精銳暗渡陳倉,於八月份一舉渡過淮水,攻克了大別山脈中部的險要關卡大勝關。

從中原到長江,地圖上看上去面積廣大,似乎到處都是通路,但這長長的一線實際上卻被兩道天險給阻隔住了。在東,有淮河一線阻礙,在西,有大別山山脈阻擋。在基礎設施不完善的古代,由北向南能供大軍和隨後的大量輜重通行的地方並不多,真正能走的路其實就兩條:一是向西,進入南陽盆地,順漢水東下,直達長江;二是向東,走廬州到達建康(南京)一帶。

但是這兩條顯而易見的通路,南宋自然也早有防備。漢水上遊,修建了著名的襄陽防線,廬州一帶,也有著密密麻麻的城池和軍鎮。這兩道防線經南宋上百年經營,修築了無數堅城堡壘,現在正值戰時,又格外加強了警惕,不說固若金湯吧,但想硬啃過去,一定會嗑掉一嘴牙。前年,蒙將董元蔚進攻襄陽,未果;今年,塔察兒攻淮西荊山,雖然輕騎四處劫掠,但是並未攻下真正的堅城,大軍不可能通行。

忽必烈親率大軍南下,怎麽看是要增援這兩路中的一路,但他卻不走尋常路,兩條路都沒選,而是帶領大軍,於八月十五月圓之夜,渡過淮水上遊,一舉攻占了大勝關,緊接著從大別山脈中少數幾條能通行的道路中,一直插入了湖廣平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