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大鐵廠

公元1260年,庚申,東海商社登陸第六年,南宋景定元年,以及即將到來的蒙古中統元年。

正月二十,金口市,金口灣北岸,五龍河下遊。

由於去年閏了一個月,今年的月日都遲了些,這現在還沒出正月,驚蟄就已經過好幾天了。此時五龍河已經解凍,河水嘩嘩向南流去,只是與往年富含生機的流水不同,今年的五龍河水中,總是帶著些黑乎乎的痕跡。

五龍河下遊這一帶,嚴格上應該屬於萊陽縣的轄區,但是金口市成立的時候,很不客氣地把這一大片都劃入了金口市的範圍內。當初的劉知縣根本不知道這事,就算知道,也不敢多說什麽,更別說現在萊陽縣就沒知縣,更不會有人來管這片荒郊野地了。

如今這片荒郊野地,遠遠看過去冒著好幾股黑煙,隔著一裏地都能聽見風聲、機械聲、撞擊聲,正是一片熱鬧的景象。

這裏,就是1259年東海商社的頂級建設項目,吞噬了大量資源,聚集了無數技工,承載著股東們的希望與夢想的——

五龍河大鐵廠。

鋼鐵工業的重要性自不需多言,股東們登陸以來,做夢都想建一個龐大的煤鐵復合體出來,為此工業部那些人整天在倒騰些高爐轉爐平爐之類的設計圖和模型,比穿越前玩起手辦都認真了。但實際上,對於商社來說,煉鋼的瓶頸與其說是在於技術,不如說是在於資源。

在東海商社介入之前,傳統社會對鐵的需求量其實是很低的。一般人也就是買些鐵鍋菜刀鋤頭之類的,買把新的能用十幾年,每人每年平均下來能消費一公斤鐵就算多的了。就膠東這幾十萬人,即使算上打造軍械的耗費,一年也撐死不過消耗幾百噸鐵罷了。

這樣慘淡的需求之下,冶鐵業自然不會多發達。當初北宋在整個京東路的鐵課(對冶鐵業征收的實物稅,稅率20%)一年也就四五十萬斤,算下來總體的鐵產量也就一千五百噸。即使算上逃稅的私鐵,也很難超過三千噸,還比不過後世淘汰的小鋼鐵廠一個月的產量呢。現在的山東民生和工商業屢經摧殘,鐵產量甚至還不如那時候,更別說,產量的大頭在西邊的萊蕪監,膠東地區只占了一小部分。

可想而知,冶鐵業不發達,采礦業肯定也不會發達,東海商社想擴大鋼鐵產能,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采購不到那麽多礦石。想當初不過每月幾千斤的輸入量,就是用坩堝一鍋煉個幾十斤,都能輕松消化掉,要是真建了套大型冶煉設備出來,那恐怕開工一天就能用掉一個月的庫存了。

直到這一兩年,商社憑著大炮開路、真銅白銀撒出去,才漸漸將本土附近的采礦業培育起來。不但萊陽縣的產出大大提升,隔壁乳山縣的礦冶主在畢慶春的撮合下也參與了進來,兩地的礦石通過水路和海路,匯聚到了金口市,終於使得東海商社的鋼鐵工業有了進一步擴張的空間。

五龍河上,一艘人力車船拖著一艘刷了白漆的小沙船,一路北上。

這艘車船也是去年闊馬的新產品。

內河水運,如果逆風逆水,行進就很麻煩,很多時候必須要靠人力才行。最初,造船廠想設計的是一款帆車兩用貨船,平時用帆,風向不利時就用人力蹬水輪。但這樣的思路很快就被證明不可行,倒不是做不出來,而是傳動機構會占用大量的船艙,影響運貨量。而且水輪在用風行駛的時候完全就是個累贅,最終做出來的實驗船完全不實用,載客倒算可以,載貨根本不能用。

所以後來他們改變了思路,不再追求兩用,而是設計了一款純粹的人力拖船,連貨也不裝了,只追求更強的動力,最後做出了一種8-12人驅動的小型拖船。商社把這些拖船部署在繁忙河段,普通的運輸船平時靠帆前進,最多備幾支槳應應急,到了逆風逆水的航段,就靠拖船拖行。拖船不但為商社自己的運輸船服務,還向外部商船提供有償服務,市場反應很熱烈。

闊馬造船廠產能有限,不能大量制造這樣的車船,於是便只制造核心的傳動軸和軸承,其余部分委托給了膠州灣西側黃島地區的幾個民間造船廠生產。這些造船廠滿足商社的訂單之余,甚至還推出了山寨產品,雖然不如東海正版,但由於借鑒了改良後的傳動機構,比起南宋的同類產品甚至還是要強的。不少本地人買了這樣的山寨車船,自己雇傭腳工,在各條水系上做起了拖船生意,盈利還不錯,甚至搶了東海商社的拖船隊不少風頭。

這樣的行為自然損害了東海商社的利益,但是客觀上也提升了膠州的水運效率,所以後來管委會商議了之後,與船廠主們商議了一番,以象征性的價格給了他們一份授權,認可了他們的山寨行為,但是下不為例,今後必須從東海商社這裏采購軸承和傳動軸,以免壞了車船的名聲。這壟斷供應核心部件自然有不少利潤,但對於各家船廠來說其實也是好事,雙方一拍即合表示同意。此後商社也加快了起草《專利法》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