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合謀(第2/2頁)

所以在危機感的促使下,王文統就開始使壞,試圖破壞王文統的和議。別的他做不了,但郝經南下去臨安,必然要從李璮的轄區過,所以他就偷偷給李璮送信,讓他想辦法阻攔郝經。

而李璮也正是第三個不希望蒙宋和談的勢力。他可是要謀反的人,當然希望蒙古和宋朝打得越歡越好,他好從中牟利。若是你們和談了,各自休養生息,那我怎麽辦?

正好,此時漣水南城已經築成,他又與東海人達成了停火的默契,便準備出兵在淮南動一動,破壞和議。

但畢竟他與王文統已經不在同一位置,利益不同。王文統想的是,和議成不成無所謂,但郝經這個人最好能幹掉;而李璮想的則是,和議必須破壞,但郝經這個人則不一定要得罪,他可是忽必烈的心腹,萬一真的在和談的時候遇到我進攻,然後宋人惱羞成怒把他害了,那忽必烈不得把這仇記到我頭上?

真正舉事之前,還是低調點好,所以他沒有按王文統的想法立刻動兵,而是派人偷偷通知郝經,讓他不要在此時南下。

沒想到郝經竟然是個犟脾氣,收到李璮的信,非但沒領情,執意南下,還往上跟忽必烈參了李璮一個“破壞和議”,可把李璮氣了個夠嗆。

於是李璮幹脆就順了王文統的意,在五月底把郝經放過了淮河,然後緊接著就對淮安發動了進攻,順便也看能不能撈點好處。這就讓平靜的局勢再度攪動起來。在此之前,他回信給王文統提點了此事,同時還提了一點小要求,也就是王文統在六月初收到的那三封信了。實際上他和東海國並沒有真正談妥,火炮的引進也八字全無,但他敏銳地意識到未來這東西會很重要,所以提前讓王文統做好了保密工作。

不過這事說來也諷刺。李璮被郝經彈劾,擅開邊釁,甚至都有不少人公開向忽必烈指責他圖謀不軌了,但忽必烈在局勢不穩的情況下,非但沒敢責罰他,反而為了安撫他,將他加封為“江淮大都督”,賞賜益都將士金符銀符若幹。這進一步催漲了李璮的氣焰。

李璮見狀,趁機得寸進尺,以“賈似道調兵遣將,預備進犯漣水”為名,在他的控制區內違反蒙古人“不得修城”的禁令,大肆整修城池。

呃,但人算不如天算。時間進入六月,李璮調兵去攻淮安,結果正好遇上從鄂州得勝歸來移鎮淮安的夏貴,被打了個灰頭土臉,只能灰溜溜撤回漣水。而郝經雖然受到了戰事影響,但夏貴知曉他來意後很是慎重,不敢隨意扣留他,將他繼續向南送過去。

於是郝經就這麽繼續南下了。但就算他過了淮河,仍然無法達成目的,因為還有第四個勢力——賈似道,同樣不想見到他!

賈似道在今年可謂風光無限,先是追著撤退的蒙軍一頓痛打落水狗,然後被趙昀以“再造”之功迎入行在,登上了權力的最高峰。

但是,這無限風光之下,仍有些隱患在,因為他這驅除了蒙軍的“再造之功”,實際上大半是因為蒙軍自己退走的。要是這時候郝經來了,講明蒙軍是自退而不是被他逼退的真相,甚至把他當初暗中求和的事抖出來,那麽他這個太子少傅、右丞相還做不做了?

要是郝經就這麽直接過江,在眾目睽睽之下進了臨安,那麽事情可真就大條了。但(對於賈似道來說)幸運的是,郝經是先沿著運河到了揚州,而揚州是賈似道的親信李庭芝在坐鎮,他接到郝經一行人之後,先將他們安頓了下來,然後直接通知了賈似道。而賈相公知道這個消息之後,第一時間命人將郝經一行人軟禁了起來,阻止他們入行在覲見,消弭了這場危機。

趙昀倒是過問過此事,但是賈似道騙他說郝經此來是要求宋朝仿對金舊例對蒙古稱臣的,末了很自信地說道:“既然是他們主動求和,那麽我們就不需要輕易答應,除非他們是以對待鄰國的平等姿態來訪,或者像東海國那樣稱臣,官家才能接見他。”

經過官兵奮發圖強“擊退”蒙古大軍的光輝戰例,趙昀也對自己的國家自信了很多,既然賈柱石都這麽說了,那確實也應該展現出大國氣度,很快就把此事拋到了腦後,尋歡作樂去了。

於是,蒙古和宋朝雖然已經事實停戰,但也未能正式議和,郝經就這麽被軟禁著,為下一個大事件的爆發埋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