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交易

1261年,6月9日,益都府,壽光縣。

相比荒涼的膠東地區,西部的益都、濟南、東平三府才是山東行省的精華所在。這西三府人口稠密(相對的),農業發達,盛產絲瓷鹽鐵等手工業品,商業氛圍濃厚。以傳統評判標準,遠比物產不豐的膠東更有價值。

即使對於東海商社來說,他們的一大部分收入實際上也是從這裏取得的。一年二十多萬的關稅,幾十萬的海貿和商業收入,都相當依賴於西三府的龐大市場,不然光靠膠東那百萬人口,怎麽撐得起來呢?

這一年多來,由於李璮的默許,商社在西邊的活動也越來越頻繁。許多表面上是私營、實際上卻與東海商社有著千絲萬縷聯系的商行在益都各地開設起來,為東海國開拓了更多商業渠道,也讓兩邊有了更多的交流。

壽光縣位於益都東北方,周邊平原廣闊、水系縱橫,農業極為發達,又緊鄰連接益都和渤海的彌水,交通便利,是益都府下的一個重鎮。

這樣的重鎮,自然車來船往,人流密集,商業興盛了。一艘沙船從海入水,一路上溯,然後拐進一條小河,這樣尋常的小事也不會有什麽人在意。

很快的,這艘不起眼的沙船停在了一座新建的大宅院門前的碼頭上,門口的家人見狀,立刻進去稟報。

不多時,這座宅院的主人李應親自迎了出來。

“啊哈,李公,又見面了!”黃鶴從船上走了下來,熱情地打著招呼。

李應尷尬而不失禮貌地微笑了一下,隨意做了個揖,說道:“呵呵,貴社近來的生意可是越發興旺了。如何,我要的貨都到了嗎?”

黃鶴用手掌往背後的船一指,說道:“按清單所示,一件不少,還附贈了幾件小東西。李公,今天我沒帶多少人手過來,卸貨還是要麻煩您的人了。”

“好說。李忠,多叫幾個小子出來!”

不一會兒,宅院裏出來二十幾個壯實的短衫漢子,在隨船的東海水手的指揮下開始往下卸貨,一個接一個的標準木箱被運了出來。

李應見過程順利,便不再關注,而是用一種期待的眼神看了看黃鶴。黃鶴一愣,然後想起了什麽,從懷中掏出一封信,雙手交給李應,還笑著說道:“這是遠夫兄最近的家書,李公大可放心,他在南邊過得可愜意著呢。”

李應接過信,哼了一聲:“這不孝子,也不知道想不想著回來!”然後對著信呆呆地看了一會兒,也不拆開,直接塞進懷裏,又說道:“事不宜遲,咱們還是先把這批貨交割了吧。外面人多眼雜,還請入內說話吧。”

黃鶴也不擔心什麽鴻門宴,笑著說道:“那便打擾了。”

李應倒也是個拿得起放得下的,被東海人趕出膠州以後,又在壽光縣置辦了一份產業,也不是就想著這麽養老了,而是看中壽光既通海又溝通東西陸路的有利局面,在這裏又重新經營起了商業。這處宅子和附近包括這條小河的一大片土地,就是他新置辦的家產之一,鄰近彌水,離南邊的官道也不遠,附近還有一個廣陵鎮,正適合作為物流基地使用。

而且他在膠州的產業也沒有完全處理掉,仍然指派人經營著。如此這般,他在益都和膠州之間建立了一條商路,由於他既有人脈、又有官府背景(李相公可是他堂弟啊),生意很是紅火,一躍而成益都地面上的一大豪商了。不但如此,他還看中了中央西站的區位優勢,在那裏買下了一塊地,準備再搞一個水陸聯運。

李應現在也是看明白了,他在東海人那裏就是一個“馬骨”的地位。東海人只要還要想著靠商業斂財,就不能苛待了商人們,必須維持他們宣稱的“一視同仁,公平開放”的承諾。而為了證明這一點,有什麽比允許“仇人”在自己這裏賺錢更好的憑證呢?所以李應盡可放心大膽地在東海人的地盤開展業務,東海人難為誰也不敢難為他啊。

不過他生意做到這份上,自然有大量手下處理事務,一般小事沒必要親自出面。而今天這筆交易嘛,居然需要李應和黃鶴親自交接,那當然不會是正常的商業交易,而是——

見不得人的軍火交易!

李應後院的倉庫中,大大小小的箱子堆滿了一地,黃鶴帶著兩個近衛兵抱著胸站在門口附近。李應的幾個親信搬過來一個中型的箱子,李應親自拿撬棍將它撬了開來,掀開裏面的稻草,取出一件黑漆漆的勇士甲。

“試試。”他順手將胸甲遞給旁邊的一個親衛。

親衛將它放在地上,抽出腰間的短刀劈了上去,然後發出“碴”的一聲,火花四濺,刀滑了開來,在甲上留下一道長長的劃痕,露出裏面閃著銀光的鋼鐵本色,不過離穿透還差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