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金丹計劃(第2/2頁)

在南邊,根據與李璮的協議,我們即將接管海州,如此一來,最好也能拿下沂州、莒州,也就是後世的臨沂、日照市轄區。這樣的話我們就控制了山東半島的整個南部海岸線,從海州到膠州都連成一片了。沂莒二州此時大部分都在李璮屬下的控制之中,我們作為友軍,過境肯定不成問題,但是直接接管可能會引發與李璮的摩擦,我建議先駐軍不控制,等到戰爭後期李璮有求於我們的時候,再順理成章地接管。

就像這樣,控制了這幾片區域之後,就與萊蕪監接壤了。

徐雲之前去萊蕪偵察過,當地是由蒙古人直接控制的,但因為位於泰山山脈之中很是安全,所以駐軍不多,以我們的力量想拿下很容易,守軍造成的麻煩不會比補給問題更多。可是,拿下很容易,但一旦攻下萊蕪,我們就要與東平嚴家的勢力直接接觸了,必會面臨東平萬戶嚴忠範的巨大壓力。

雖說我們也不是打不過他,但沒必要全部由自己扛,可以鼓動南宋分擔一些壓力。

歷史上,淮東一帶的夏貴、李庭芝等人就趁這個機會大舉北上,當前的情報也印證了這一點。我們正好可以利用他們,鼓動他們攻擊東平南部的宿州、徐州、邳州等地,吸引東平方面的注意,然後我們在萊蕪的行動就會順利多了。

拿下萊蕪之後,最重要的是建立補給線,其次就是在關鍵要地修建棱堡,牢牢控制這處要地。對於前者,我們可以海陸並進,一路從海上運輸物資到海州,再轉運到臨沂,另一路從密州-莒州走陸路運輸過去。至於建設棱堡的問題,一次運輸大量建材有些困難,但好在萊蕪本地有不少工匠,我們準備就地利用當地現存的青磚、條石等建材,只需要運一點水泥過去,修築幾個小堡應當不成問題,之後就可把萊蕪落袋為安了。”

他說完這些,喝了口水,又繼續說道:“這是南邊的戰略,是我們的問題,然後就是北邊李璮的問題了。

由於我們的介入,李璮的裝備和發動的時機都比歷史上好一些。但是如同歷史上一樣,其他世侯應該還是會坐觀其變,孤軍奮戰下他的處境並沒有好太多,仍然需要面對蒙古人絕對優勢的兵力。可以預見,如果我們不援救的話,他還是逃不了被包圍在濟南的命運。

如此看來,我們應該去援救他?只要動用海軍,截斷南北清河,阻攔蒙軍進入山東腹地,就可大大減輕李璮的壓力,讓他可以持久抗戰。但是,這對我們有什麽好處呢?

俗話說,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我們這麽幫李璮,他就真會記我們的好嗎?恐怕未必吧!更何況,與蒙軍隔河對峙,這仗就打成了持久仗,雙方都傷不了元氣,只會進行曠日持久的小規模襲擾戰,那我們可就被拖進泥潭了,盡快結束戰爭恢復生產的目標也別想達成了。

所以,在北邊,我們的策略應當是靜觀其變,等待李璮被包圍在濟南,如果事情出現了偏差,我們甚至要暗中主動促成這個狀況!然後等北清河南岸的蒙軍達到一個合適的數量,再突然出擊截斷河運,配合李璮消滅或者困住這股蒙軍,以此向忽必烈施壓,達成我們的目的!

大致情況就是這樣,一會兒詳細的計劃會發下去,大家在這裏看完,不要帶回去。當然,再怎麽詳細的計劃,也不可能完全對應實際情況,安排得最清楚的還是最初這一階段的計劃,後面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盡量應對了。”

夏有書行了一個軍禮,走下台去,然後拿著一堆文件,隨便叫起了幾人,一起往下分發了起來。

他這講了一通,一開始大家還能有個粗略印象,後來就頭暈眼花了。

後面的韓松咳了一聲:“總之,就三個戰略方向。一路向南,收取萊蕪和沿途的土地;一路向北,防止蒙軍襲擾本土,並設法對付濟南附近的蒙軍主力;最後一路是海軍,負責切斷清河水系。大家也不用想得太多,繼續手頭的工作,繼續科研、繼續生產制造、繼續賺錢、繼續教書育人就可以了!”

“哦……”許多人這才清醒過來,又看起了手頭的文件。

過了一會兒,等他們看得差不多了,史若雲走上台去,清了清嗓子,開始說道:“好了,同志們,現在想必大家都已經足夠了解情況了。這場戰爭,對於我們至關重要,萊蕪是我們商社發展到下一個階段的關鍵,正如它的地理位置一樣。‘泰山之腹裏,正如人之丹田’。所以,‘金丹計劃’是否正式進入執行階段,現在開始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