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技術擴散(第2/3頁)

史權淡定地擺擺手:“就是如此,若是拖到秋後,我們的情形就大大不妙了,所以絕不能以此為據謀劃戰事,必須速勝!按脫強取民糧沒什麽問題,我看還該再進一步,把那些民戶都征發起來充軍,就算戰場上沒什麽用,消耗一下宋軍的箭矢和炮彈也是好的!省得餓極了逃荒成了流民,還生出一堆麻煩。”

看他面色平靜地說出如此可怕之事,郭侃一愣,但並沒震驚,畢竟之前他隨旭烈兀西征的時候這種事也做過不少。

不過史權所說的“炮彈”倒讓他想起了什麽:“聽張亳州說,宋軍多了一種新兵器,以火藥驅動彈丸,威勢更勝拋石機,可是真的?”

史權點點頭,說道:“今日我叫你過來,也是為了此事。此物名曰‘火炮’,張仲傑在渦陽城下得了三門,一門他自留了,一門送往了京師,還有一門不日將送來這裏,之後再送去東平和濟南那邊,傳閱諸軍,讓大家有個印象,以免遇了之後驚慌失措。不過據濟南來的消息,他們在李逆那裏已經見識過火炮了,所以也就我們對此物最為陌生。”

說完,他又看著郭侃說道:“仲和,我們軍中,就數你對砲、床弩、火藥這些東西最為熟悉,等到東西運到了,你一定要好好參研一番,找出它的弱點,以免遭遇宋軍之後被打個措手不及。如果可能,最好教工匠仿制一些!”

郭侃是蒙軍中著名的遠程武器專家,之前聽說過火炮這東西之後就有些心癢癢,現在能夠看到實物,當即興奮起來,搓著手說道:“敢不從命!”

……

“轟!”

隨著一聲巨響,一枚鐵彈砸到了碭山縣城殘存的一段城墻上。

張弘略這次送來的火炮,是他在渦陽繳獲的三門宋制火炮中最小的一門,口徑兩寸左右,全長不到三尺,重約八百斤,規格很差勁。再加上火藥和鐵彈都是繳獲之後在俘虜的指導下重制的,所以這門炮用起來其實沒太大威力。不過今天這個目標選的特別好,或許是因為這段城墻之前被宋軍拆毀過,總之不太穩固,被鐵彈擊中之後,先是幾塊斷磚落了下來,然後夯土滑落了一些,雖然總量不多,但是落下來揚起了一大片煙塵,看上去很壯觀的樣子,令圍觀的一幫蒙軍將領和軍官目瞪口呆。

“好!”

大軍的統帥按脫首先用蒙古語叫好了起來,然後又斜眼看了看剛剛滿頭流汗放了一炮的那幾個宋軍炮兵俘虜,對手下喊道:“給他們放賞!嗯,給一個銀符,然後今晚給他們加只羊!”

蒙古人並非不重視技術的野蠻人,實際上,他們正是因為善於吸引各文明的先進技術,才得以達成征服大半個歐亞大陸的偉業。而且這火炮威力如此之強,正可以彌補蒙古鐵騎擅長野戰而短於攻城的缺點,顯然是一項極為重要的技術。按脫身為部族之主,又是經驗豐富的大將,自然馬上就看出了這一點。

而郭侃更是在炮擊結束的時候就第一時間沖了上去,先摸摸炮管的溫度,又要伸頭往炮口裏看過去,嚇得俘虜中的炮長趕緊用身子擋住他,說道:“這位爺,不能看啊!裏面說不定有沒燃盡的火藥,要是傷到了那可就壞了。”

當初夏富倉皇逃進城裏關了城門,部屬被扔在城外不少,大部分都做了俘虜,也包括操作幾門大炮的炮兵。張弘略知道這些炮兵的價值,特意保護了起來,威逼利誘之下,現在的人也沒多重的民族觀念,他們很快就迫於形勢為蒙軍服務起來。

郭侃知道此事輕重,沒有強求,倒是拉著這個炮長問起火炮操作的諸多事宜起來,炮長也回憶著炮兵操典,一條條地跟他說起來。

聽了幾條後,郭侃又起了興趣,問道:“這些規矩條理清晰又詳實,是南朝哪位大將編撰的?”

炮長老實回答道:“非是我軍中人,是東海軍的人傳過來的。”

“哦?”郭侃想了想,又問道:“東海軍,是膠州那個東海軍?聽說這火炮就是從他們那傳出來的?”

開戰以來,東海軍在東邊好是一番折騰,蒙軍將領對他們也多有耳聞,不過大部分人仍然對這個突然崛起的勢力不太熟悉,只知道他們是海盜出身,被南朝招安,打了幾場硬仗,是顆小而硬的骨頭。

炮長又回想起當初在宿州城下見識過的東海軍的巨龍炮的威勢,心有余悸地說道:“正是。東海軍自用的火炮,威力還要百倍於此!”

郭侃一驚:“百倍?那這炮得有多大?”

炮長當時其實隔得挺遠,並沒看真切,但剛吹的牛不能就這麽咽回去,只能一比劃,誇張地說道:“差不多有兩丈長,人都能塞進炮膛!炮身巨大,陸路上極難通行,只得裝於船上水運,臨戰再卸下。發炮之時,聲震數十裏,前方皆糜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