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恩威並施(第2/3頁)

他這是要把人全打包帶走啊!

不過船場諸人並不領情,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紛紛露出了遲疑的表情。他們中不少人都是在此地經營了幾十年乃至更久的,可謂家大業大,即使有戰事威脅,但就這麽讓他們拋下家業走人,實在是心有不甘。再說了,雖然這“李中校”說的挺好,但鬼知道跟他走了之後會有什麽事?

又是剛才那個黑衫胖子開口了:“將軍……將軍好意在下心領了,但是我們在此都有不少產業,還有數不清的人依賴我們謀生,想盡數遷移,實在不是易事。常言道,故土難離……”

“放肆!”李濤突然用力拍了一下桌子,打斷了他的話,氣鼓鼓地站了起來,“難道你們寧願在蒙韃手下為奴,也不願回歸王化正統嗎?豈有此理!那我也不用跟你們客氣了,今日這就把船場盡數轟爛焚毀,省得留給韃子!”

他這麽一詐唬,眾人不由得再次回想起了槍鳴炮轟所帶來的恐懼,一下子著急了起來。

黑衫胖子急中生智,立刻站起身來故作小聲地對李濤說道:“我陶三正願出白銀三百兩、黃金一百兩報銷軍需,還請李將軍勉為其難收下!”

李濤一愣,還有這出?他這陣子腦子裏想的都是人口,根本沒意識到還可以搶錢的啊!

被陶三正這麽一提醒,余人也反應了過來,爭先恐後地表示願意出錢報效王師,數額有高有低,人多嘴雜一時李濤也記不清,估摸著換算成銅錢總共可能都有上萬貫了。

按照一般的規矩,這筆錢名為報效,實際上就是給將領個人的孝敬。當然按照東海人的規矩就不一樣了,不過李濤也不打算點破,而是借坡下驢,裝作臉色和緩了一點,坐了下來。

“既然你們眷戀故土,那我也不好過於用強,不過,全留下是肯定不可能了。這樣吧,你們各家,必須分一部支脈出來,隨我回東海國。放心,等到了那邊,你們還是可以自主經營原先的產業,我們會劃一個造船產業園出來給你們,讓你們還是按照以往的規矩合作造船,甚至我們還會對你們進行指導,讓你們做些技術改進。至於造出來的船是自用還是出售,全憑你們自行處理,我們不加幹涉,只需如同一般商戶一樣交商稅就行了!”

李濤這意思,就相當於強制的招商引資了。

北清河船場這裏並未形成大規模的掌控了全產業鏈的巨無霸造船企業,而是從伐木到組裝都有一系列的分工,每一家只主做其中的少數幾道工序。看上去這種分工協作的方式很現代化,但實際上只是因為資本經營不夠發達,各家只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敢做大,才形成了這樣的局面。

想自己就把全部工序都幹了的造船工坊也不是沒有,但是規模不夠高的情況下,這類工坊裏的工匠必須身兼數職,生產效率必然比不上北清河船場這樣的高度分工的產業集合體,因此只能在夾縫中生存,難以做大。

說句揭自己短的,當初闊馬造船廠初建的時候也曾面臨這樣的窘境。商社在明州那邊買艘四百料的新船才兩千貫,而回頭一算,自造船的各項成本加起來也不比這低多少,要不是東海商社的體制化支持,還真走不到今天呢!

對於東海商社來說,雖然主要需求的是熟練工匠,但實際上,這些有經營能力的小企業主同樣是一筆寶貴的財富。隨著本土經濟的發展,航運業的需求也水漲船高,而闊馬造船廠的產能供應自己人都不太夠,更別說對外出售船只了。所以說,引進一批私營的造船業,對本土的經濟發展是很有利的。

而如果只搬少數幾家工坊過去,那麽產業鏈就相當於被切斷了,即使遷移過去,一時也難以形成產能。只有把整個體系都搬過去,才能迅速重建生產力。至於那什麽造船產業園的計劃,是李濤自己臨時起意的,並未曾出現在計劃中,但想來回去臨時打申請,不通過的概率也不大。

不過,在李濤心裏,“產業園”是很高大上很優惠的一個政策,可船場諸人聽了就不太舒服了——這不就是找塊地方把他們圈起來的意思嗎?

可是沒辦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用真金白銀才換的李中校這麽讓步,再計較豈不是不給他面子了?而且退一步說,搬一個分家出去,多少也是個分散風險的手段,萬一被李中校說中了,玉水這邊真遭了難,那東海國那邊的分家也算是把祭祀和產業延續下去了不是?

見他們還在猶豫,李濤又加了把火:“等等,別以為這是條件,這是給你們的優待,我要的條件還在後面呢!我東海國也有自己的造船產業,現在急缺熟練船匠,你們各家得給我擔待起來,什麽木匠、鐵匠、漆匠,我全都要!總數不得低於二百人!而且必須要經驗足、腦子活的,年齡大點倒也無所謂,你們都回去跟你們的雇工商議一下,把人給我挑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