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泰山之戰 六 騎對騎,鐵浮屠重現江湖!(第3/6頁)

範龍城等東海騎兵的創建者,對所謂墻式沖鋒的認識也就是這四個字了……具體該怎麽才能排一堵騎墻出來?如何訓練?騎墻之間的隊形如何布置?有什麽細節需要注意?交戰之後是繼續撞過去還是分散作戰?如果出現減員該怎麽處理?等等一大堆問題,都不是他們這些二把刀能解決的。直到後來引進了一些北方雇傭兵,從他們身上學了些皮毛,然後才千辛萬苦創制了一套堪用的騎兵操典出來。這倒不是東海人運氣好恰好尋到了鐵浮屠的後人,而是因為鐵浮屠的戰術本就是源自於漁獵民族的集體狩獵,兩者多少有些相通之處,而後者流傳很廣,只要拿來去蕪存菁,再在實戰中改進,也勉強夠用了。

不夠用的,就用裝備補足唄!

由於掌握了超越時代的鋼鐵生產和加工技術,東海商社得以大批量制造防護力極強的大塊板甲片,從而武裝出了一支即使在發源地歐洲都尚未出現的板甲騎兵團!

嗯,說到歐洲騎兵,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是文藝作品中常見的人和馬都被精良的銀光閃閃的板甲片包裹住全身的騎士。這樣的騎士確實強大,但其實在真正的歷史上作用很是尷尬。

歐洲騎士最為興盛的時期在於中世紀,也就是這個時間段和過去的幾百年間。這段時間內騎士是戰場的絕對主力,不管正面作戰還是敵後迂回,都是由騎兵唱主角,步兵純屬打雜的。但中世紀板甲的制造遠未成熟,絕大多數騎士穿的仍是傳統的鎖子甲,甚至還有連鎖子甲都穿不起只能穿皮甲的。板甲產量極低,價格昂貴,是只有極少數大貴族才能穿得起的稀罕物。直到文藝復興時期,差不多是十五世紀,由於技術的進步,板甲的制造才日漸成熟,價格甚至下降到了普通士兵咬咬牙也能買得起的程度,走入了尋常雇傭兵家……但是很遺憾,既生瑜何生亮,板甲是跟著火槍一起成熟的!

火槍,這種利用化學能的武器,注定將要改變戰爭的模式。在火槍威力日新月異的同時,歐洲也不斷進行著軍事革新,步兵取代了騎兵成為戰場的主角,戰場態勢已經和中世紀大不相同。新的局勢下,全身板甲就算再精良也抵不住火槍的一擊,還不如少穿點跑快點說不定還能躲開子彈呢。

於是,騎兵護具迅速地進行改變,以減少防護面積為代價增強重點部位的防禦,全身板甲漸漸變成了四分之三甲、半身甲……最終發展出了拿破侖時代著名的胸甲騎兵,只裝備一件厚重的胸甲護住上身,其他部位的防禦一概放棄!而那些精良的全身板甲,大部分場合下只能作為貴族的收藏品被展覽著,或者在低文明地區作威作福,上了戰場只能中看不中用。

所以說,一支軍隊選擇什麽樣的裝備,不僅要看裝備自身的效果,還要看敵軍的能力。如果板甲騎士與胸甲騎兵用冷兵器互毆的話,那肯定是板甲騎士要占便宜得多——但是當敵人拿著火槍的時候,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不過,這個道理反過來也是成立的!當你的敵人沒有火槍只能用冷兵器的時候,不正應該反過來朝加強全面防護的方向發展嗎?

所以,就算安全部的大員們對拿破侖再推崇,在騎兵裝備上也沒有選擇十九世紀初盛行一時的厚重胸甲,而是咬著(其它部門的)牙裝備上了武裝到牙齒的全身板甲,也就是東海06式重型戰術防護套裝“鋼膽”!

嗯……不過這全身板甲的設計和制造其實也是個技術活,不是有個概念就能做出來的。歐洲工匠經過數百年的積累,才漸漸把板甲改良到了接近完美的形態,各個甲片相互連接形成一個整體,既能靈活運動,又將重量分攤到了全身使得戰士可以輕松負擔。東海商社離這一步還差得遠,很多地方都只能用鋼條做個骨架出來,然後把甲片鑲上去,需要細微活動的關節處無法合理地用甲片完全覆蓋,只能留出一些空隙或者用厚布湊合著遮擋一下,有的部位還出於美學考慮犧牲了實用性……總之,能拼出來就苦了他們了,細節不能要求太多。

相應的,這種東海式板甲由於省略了一些部位,而且造得比較薄,所以全套總重控制在了23kg的水平上,防禦力完爆同重量的步兵劄甲,而輕便性則遠勝防禦力相當的騎兵重甲,實乃殺人越貨之極品,要是流出到市場上去了,怎麽也得賣個上千貫吧?

現在天氣清涼,沒有中暑的隱患,所以東海騎兵裝備上了所有能裝備的護具,包括胸甲、背甲、頸甲、肩甲、護臂、護手、裙甲、腿甲、護膝、鐵靴,還有一個標志性的帶獨角或V字天線的頭盔,上面還有一個可收放的面罩,面罩上刻有觀察孔和三道V形通氣孔,內部還貼了幾塊軟木墊以防劇烈沖擊的時候撞到牙……真正意義上的武裝到了牙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