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千裏路(第2/2頁)

史若雲被他一陣搶白,啞口無言,只得嘆了口氣,說道:“好吧,好吧,我今天不是來跟你挑刺的,是來告訴你一個好消息,你們部的那個‘千裏路’計劃,有戲了!”

……

昨天會議後,史若雲親領、周弘文主導的“經濟危機對策小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成立了起來。與之前常見的數人規模各搞各的小組不同,這個小組從成立的第一天起就廣泛地向股東們宣傳了自己的主旨,並邀請他們積極地提供意見和建議。

在幾十個臭皮匠的努力下,這個東海商社首次大規模實行的金融政策被迅速地完善了起來,當初周弘文遺漏的部分被補足,同時也與其他計劃結合了起來。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這個計劃將得到充足的發展,並在實施後取得了極大的成功,最終甚至深深地影響了東海商社和整個世界的經濟政策。

伴隨著東海軍在軍事上的勝利,東海商社的權威也建立了起來,未來發行的首批債券不但在公開市場上募集了不少資金,還通過半攤派的方式,向濰州姜家、益都李家、東平嚴家、寧海州程家以及東海境內一系列權貴籌措了大量的現金,甚至還在江南也試發行了一部分,不少東海商社的熟人都友情認購了一些,最終匯聚了一筆高達六十萬貫的巨款!

在這筆遠超管委會預期的初始資金的支持下,代號“金原券”,俗稱“東海票”的債券從一開始就穩穩地建立了信用,膠州市場被注入了流動性,經濟體系再度活躍了起來。瀕臨破產的商人有了希望,囤積的貨物再度有了出口,今年這個年終於是能過下去了。

實際上,最終實施的方案,已經遠遠超越了周弘文最初的計劃。

債券政策與建設部提出的一項大規模基建計劃“千裏路計劃”結合到了一起,後者是一個囊括了建材生產、人員培訓、鐵路修建、公路修建、橋梁修建、配套設施修建的龐大計劃,號稱要在五年內修建五百公裏的道路,為東海經濟的進一步騰飛提供基礎。

夢想很好,就差錢了。而金原券募集的天量資金,有相當一部分就注入了這個計劃之中。

千裏路計劃由東海商社主導,各部門精誠協作,但這還遠遠不夠,最後實施時不可避免地將大量工作外包了出去。這些外包業務,有相當一部分都分包給了本地的商人和士紳們,這一方面是彌補他們因攤派債券而產生的不滿,另一方面也滿足了他們轉行的需求。

在這次經濟危機之後,他們看到了奢侈品貿易的脆弱,轉而開始投資一些更穩固的行業。傳統來說,這一般是指農業,但現在東海商社給他們提供了一種更為有利可圖的產業,那就是建築業和工業。在此帶動下,東海國內的產業結構也開始慢慢轉型,向著更健康的方向發展。

同時,這也適逢其會地解決了新來“移民”的就業問題。軍方從前線遷移了大量人口回來,這自然是好事,但商社消化起來也需要時間和成本。不過現在基建大興,就不需要費心了,只需要讓他們去各地做工就行了。

通過這個經濟刺激計劃,資金層層流入了商人和工人們手中。前者拿到錢,就解決了一部分奢侈品的市場需求,但在當前這個環境下,資金還是更多地被用於投資新的產業,以賺取更多的錢。後者拿到錢後,自然就會買糧買肉買衣買房,而他們又不可能像傳統農民那樣自產自銷,所以就產生了強烈的消費需求,從而為新興產業提供了一個龐大的市場。而千裏路計劃所新建的道路,也降低了物流成本,為內部商業的繁盛提供了基礎。

商人們和工人們都富裕了起來,改善了東海國內的經濟環境,從而讓東海商社也有了更多的收入來源,能夠更有力地支撐最初那筆債券,甚至還有余力擴大債務規模,整個經濟體系良性地循環起來了。

歷史,從這一年開始,真正走入了分岔路。

當然,這是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慢慢才會發生的改變。在七月中旬的這個時間節點上,東海人仍然需要為一大堆事情頭疼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