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阿裏不哥卷土重來(第2/3頁)

他匆匆把文書拆開一看,大驚失色,又看了一遍,還是一樣,於是揮揮手讓內侍退下,整個人像泄氣了一樣,苦笑著對陳嵬說道:“罷了,就依你吧。去把王文統提出來,讓他幫著理一理。再去與郝先生說說,東海國有什麽條件都許了他們吧,若是銀錢不足,真要割個一州兩縣的地盤也便割吧,讓他們速速把濟南大軍放回來,就這樣吧……”

……

與此同時,和林。

和林,又稱哈拉和林,突厥語“黑圓石”之意,位於漠北核心位置,杭愛嶺之南,後世蒙古國烏蘭巴托西南方約五百公裏處。此城由窩闊台大汗在1235年所建,在之後的二十多年內都是整個大蒙古國的中心。各國使節皆來此朝覲,就連泰西之地的法蘭西都曾經遣使來訪,四方貨物和財富在此匯聚,某種程度上,這裏不但是蒙古帝國的中心,還一度是世界的中心。

不過,隨著征服的進行和時間的推移,分封於各被征服地區的黃金家族子孫開始專注於各自份地的治理。他們更願意就近居住在富庶繁華的中原、西域、波斯、羅斯等地,而不是趕去萬裏迢迢的和林吃土,和林也因此漸漸衰落下去。

而阿裏不哥和忽必烈的爭位,進一步加劇了和林的衰落。不但戰爭本身對和林的繁華造成了打擊,還切斷了商路、影響了和林的戰略地位,讓它的地位一落千丈。

現在的和林,更像是一塊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讓對方占去了自然不行,但是自己拿過來也沒什麽用,還不得不派兵駐守,又要給駐軍運輸補給,造成一堆麻煩。

在他們兄弟二人的爭奪過程中,和林反復易手,但基本可以說,誰把和林拿到手,誰就倒黴。1260年,和林一開始在阿裏不哥手裏,然後被忽必烈的遠征軍打了個大敗;1261年,和林在忽必烈的部下移相哥手裏,結果阿裏不哥來了個詐降偷襲,移相哥又大敗;但是阿裏不哥取得和林之後,又在當年底野戰中敗給了忽必烈,不過忽必烈也沒去取和林,仍然留在阿裏不哥手裏;結果到了今年初,待在和林的阿裏不哥糧草不濟,不得不主動撤離,和林就被移相哥兵不血刃地收復了。

然後到了現在,忽必烈在漢地焦頭爛額,阿裏不哥就又輕松地打回和林了!

“哈哈哈……移相哥如此不堪一擊,看來忽必烈真的無人可用了!我就說嘛,他依賴那些漢人,是不行的!”

一身典型蒙古服飾的阿裏不哥騎著一匹金光閃閃的汗血寶馬,率部進入了和林城中。

居住在城中的蒙古元老們夾道相迎,他們沒什麽政治野心卻有不小影響力,誰得了和林都得笑臉相迎,所以也樂得做一個墻頭草。

“恭迎大汗!”“賀喜大汗!”

“哈哈,各位在移相哥手下辛苦了,待我打去開平捉了忽必烈,就再征發一批丁口過來,給各位鞍前馬後服侍!”

雙方互相吹捧著,進入了和林城的舊皇宮中。和林的皇宮與定居文明不同,沒有華麗的建築,只是一片空地,用於搭建大汗專屬的豪華大帳。現在剛剛結束戰事,阿裏不哥自己的營帳還沒移進來,只能因陋就簡,從元老們那裏借了幾間帳篷搭起來。之後又開始一番接風飲宴不提。

和林城外,同樣也是一片一眼望不到邊的營帳搭了起來,成群的馬兒和牛羊在周邊遼闊的草原上進食。

和林周邊水草豐美,但是歷屆大汗為了保持附近的水土,都禁止部民在此放牧。積累到如今攢了一大片肥美草原,現在正適合用來哺育阿裏不哥帶來的龐大牲畜群。

當下,正是所謂的“秋高馬肥”之季,並不是說這個季節草長得多麽茂盛,而是說草到了繁殖季節,開始結出草籽,而草籽富含蛋白質和脂肪等營養,正適合馬匹養膘。

顯然,任何一個明眼人看到這個景象,都會明白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等這不知道幾萬匹馬都養肥了,就是又一場大戰的開端了……

阿裏不哥之所以在忽必烈最為虛弱的這個時候卷土重來,自然不會是偶然事件。

當初李璮造反之時,試圖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力量,不但寫信給其他世侯勸誘他們一同起事,還向西通過驛路向阿裏不哥傳遞消息,“承認”他為正統大汗,請求他授予官爵。

蒙古人由於地域廣大需要保持信息通暢,很注重驛路的設置,但是管理又不是很完善,公驛私驛並行,用後世的話說就是信息安全問題很嚴重。李璮本人就搭建過私有驛路,當初他從燕京救回兒子李彥簡就是通過自建的私驛,對於驛路的運行很熟悉,所以能夠加以利用,通過蒙古驛路向外傳遞消息。一時間,各方面真真假假的消息就在驛路上傳遞,各方分辨不及又怕誤了軍務,只能來一封就發一封,混亂甚至一直持續了半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