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東進:等待(第2/3頁)

如今天色漸晚,到了開京肯定得過夜再談了,所以黃鶴沒有自己過去。畢竟說不準高麗人對東海人是什麽態度,萬一不講理直接來一出鴻門宴,那不就玩脫了嗎?他只是派了手下的得力幹將葛雙江跟著大府寺的人一起過去,順帶捎著符凱偉派來的周信、李浩民等人做個護衛,便上了逐日號,與符凱偉商談起下一步的對策來。

碼頭這邊倒是波瀾不驚,幾艘船做好警戒之後,也沒人不長眼過來試試他們的手段。開京周邊人煙不少,采買蔬果野味糧食鹽魚柴火等補給品也很方便,只要注意衛生,東西皆洗凈煮沸即可。貿易的事情也很順利,船隊帶來的棉布、香料、玻璃器、書籍等貨物在此地還算好出手,收購一些皮毛、山參、生絲等高麗特產也很方便,甚至還有商人表示能運來生鐵和鐵礦石的,不需要操太多心。

但是開京那邊,高麗人的辦事效率就令人很無語了。

葛雙江是曾經服務於東海商社事業的葛青山的養子,原是一個落魄秀才,後來到了葛青山手下辦事,把他的文牘財務之事收拾得井井有條,受到了葛青山的賞識,便收他做了養子。後來葛青山退居二線,便把與東海商社的相關業務交托給葛雙江處理,機緣巧合之下又與黃鶴發生了交集。黃鶴察覺到葛雙江的才能,挖了過來屢次提拔,現在已經是他手下的一員幹將了。

他們一行人到了開京之後,被高麗人安置在一個破館子裏,幾日都沒人來招呼。一開始,葛雙江還以為是沒打點到位,於是又對館裏的官吏送了好幾份禮出去。換到他們的笑臉之後,才知道不是大府寺故意刁難他們,而是上面的官員不知道去哪消遣去了,一級級通報上去,不知道哪年哪月才能有回應。

這其實是這年代的常態了,偏僻小國的外交可能幾年甚至幾十年才能輪上一次,哪有那麽多閑心建立專職機構候著?交流的過程以月計都是正常的。所以這事就像石沉大海了一樣,葛雙江等人在開京等了許久,都沒有進一步消息傳回來。還好,使館官吏被喂飽之後,對東海一行人也客氣得很,不限制他們的出入自由,所以他們可以隨意地在開京城內閑逛,並且與碼頭那邊通消息,不至於讓自己人誤以為他們被高麗人扣押了發兵來救。

開京城也沒什麽好逛的,前幾年這裏被蒙古人攻陷過,到現在也才剛開始恢復元氣,說實話,繁華程度連幾年前的即墨城都不如,只是規模大了點……

他們就這麽百無聊賴地等著,期間符凱偉甚至閑得無聊帶著井木犴號去周邊海域偵察了一圈,看看有什麽地方合適做海港的。這麽折返了幾次,始終沒等到消息,一直等到了五月份,開京那邊才有了動靜。

……

5月6日,芒種14日,逐日號艦長室。

“你的意思是,這高麗市場還是要跟以前一樣,由我們自己慢慢培育起來啰?”

說話的是符凱偉。上個月,他先是讓裝滿了高麗貨物的角木蛟回本土卸貨兼報信,又自己帶船出海往北轉了一圈,回來看看沒消息,又出海往南轉了一圈,今天才回來,結果還是沒消息。

他現在在跟黃鶴交流一些最近的情況,準備等兩天看看,還是不行的話,就先帶著逐日號返回本土一趟,再拉些貨物過來賣,反正閑著也是閑著。

不過,據黃鶴所說,高麗市場的情況並不太樂觀。

如今離立夏也沒幾天了,天氣熱了起來,黃鶴起身去把後面的舷窗打了開來通通風,一邊說道:“是啊,高麗雖然是大國,但是論市場容量的話,也沒多大。現在高麗能有多少人?撐死了幾百萬吧,跟我們擴充後的控制區是一個數量級的,而且經濟水平還要低不少。不但產值低,經濟模式也有很大問題,莊園經濟占了主體,地理環境也支離破碎,物資流通起來很困難,所以我們想大量傾銷,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符凱偉對此很是失望:“我還以為能當成殖民地用呢,沒想到這麽雞肋啊。”

黃鶴笑了一下,從旁邊的小油爐上取了茶壺給他倒了一杯,說道:“嘗嘗吧,這是這幾天我們的人買來的高麗山花茶,品質不能說多好,但也別有一番風味。他們還有一種當地人叫‘貼裏布’的麻布,顏色潔白、質地很好,比起我們自產的麻布還要更勝一籌,雖然這次不會買很多回去,省得沖擊市場,但是有機會的話,一定要想辦法學一下他們是怎麽紡的。

至於市場的問題嘛,你倒也不用太過悲觀。高麗作為一個獲取貴金屬的傾銷市場肯定是不行的,但有買有賣公平互惠的話,還是能發掘發掘,空間很大的。

畢竟高麗還是有幾百萬人嘛,還出產不少礦,人窮就等於物價低,采購起來很劃算。說句對不起季國風的,從這邊買鐵礦運回去,比起萊蕪鐵成本還低些,只是跟當初的萊陽鐵一個問題,供應量一時上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