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東進:瀛山島(第2/2頁)

關大富看了看周圍愁眉苦臉的諸人,說道:“怎麽說,最基礎的是有人吧?若是有三五個公社幾百戶在籍國民,那麽光是本島的稅賦就足以供養守備隊了,再之後搞些什麽產業也方便些。”

符凱偉不置可否地點了點頭,這確實是正理,有人才有產出,不過現在人口是稀缺資源,管委會可不一定會願意撥太多人過來。

人倒不是沒有,周邊高麗日本人還不少,但是東海商社存了一份化夷為夏的心思,不願意引入太多外國移民,以免漢人被反同化。同化這事,主要就看人多人少,跟文化先進不先進關系不大。

而且,高麗人秉承傳統儒家觀念,對人口輸出是很反感的。現在正是跟他們改善關系的關鍵階段,還是不要在這方面挑起爭端,等以後有機會了再說吧。

“也不是不行。”周信走到地圖旁邊開始說道,“本土肯定不能支援太多移民過來,但只要稍微撥一點,再允許我們自己招募一些,百八十戶總歸是有的吧?足夠再設一個公社了。而且此島前往江南頗為方便,江南不是地少人多嗎?我看大可以招募一些過來。如此雙管齊下,在幾年內把島上國民擴充到千人以上,還是很有希望的。”

這也是個辦法,宋人怎麽說也是自己人,能移民過來的話自然是好。說起來,南宋對人口輸出其實也比較反感,但這幾年東海商社在江南經營得頗深,小規模招募移民的話問題並不大。

葛雙江也贊同了這個觀點,又補充道:“可以給守備隊調一艘或兩艘海船過來,在濟州和江南之間開通一班定期船。說起來,這邊能往江南賣的東西挺多的,周邊可以收來高麗貨、日本貨,島邊的海貨也不錯。嚯,昨天晚上那巨大的鰒魚你們記得吧?足有臉大,運去臨安肯定能賣個好價。這養馬業要是發展起來了的話,往江南賣馬也是個不錯的買賣。嗯,能賺到錢,這島上的經濟就活絡起來了。嗨,我說海軍就不該把濟州劃進本土防區,該劃去南方防區才對。”

符凱偉又點了點頭,這就說到點子上了。濟州島前往江南只需要兩天航程,若是快船再加上風向給臉的話,甚至一天一夜就能到達,兩地的聯系相比本土要緊密得多,若是劃給南方防區管理,更有利於發展。而且,濟州島對於南方防區和江南工作組來說,也算一個穩固的後方,若是江南有事,人員隨時可以撤離到安全的濟州島或者從濟州島派人去支援。從這個角度來說,經營濟州島的必要性和可以撥付的預算也增大了。

黃鶴也認同地說道:“有道理,反正現在風向方便,我看我們這次先不要回本土,而是去江南一趟。一來船上的高麗貨在那邊更好出手,二來也可以找老魏和李濤他們商談一下此事。”

話說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幾人七嘴八舌討論起來,還真討論了個眉目出來。

“好,就這麽辦。”符凱偉同意了這個方案。“很好,這麽看來,我們這個島還是很有前途的嘛。事不宜遲,既然有了方案,那我們這就準備一下,盡快往江南出發吧。本地特產,關大富你幫著收集一下,不用太多,但齊全點,那些矮馬也帶上幾匹,去那邊探探行情。好了,諸位辛苦了,這就開始準備吧!”

“等等。”黃鶴突然止住了他,“這幾天我一直覺得不對勁,這才想起來。濟州、濟州,這名字是高麗人起的,本倒是無所謂,但現在不是和滕國的濟州重名了嗎?既然這島歸屬我們了,怎麽也得改個名吧。”

這確實是重要的事情,給異域土地起名可是征服的重要一環啊,之前東海人一直忘了這一茬,現在是時候補上了。不過起名這事,可不是級別不夠的人能做的,在場諸人紛紛看向了此地的最高長官符凱偉。

符凱偉一想,也是這個理,於是說道:“改什麽好?改回耽羅嗎?”

黃鶴搖搖頭:“算了吧,耽羅也太生硬了,不符合中文傳統。”

符凱偉眉頭一皺,四處看看,試圖從附近的擺設中尋找靈感,然後從窗口中撇到外面,偶然看到外面高大的瀛山(漢拿山)和連綿的山坡,突然心生一個調皮的想法,笑道:“這耽羅國不是有什麽星主嘛,看整個島就是個大山坡,那便叫星家坡好了。”

其余人不明所以,唯獨黃鶴先是一愣,又跟著笑了出來,但最後還是擺手道:“不行,這星主本來就是個麻煩,早晚是要遷出去的,你這麽叫,不是給人家造宣稱嗎?”

符凱偉想了想,點頭道:“也是……那還是中規中矩,叫瀛山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