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鮭魚杯帆船賽

1265年,7月31日,東隅島,桑榆港。

一列掛著東海旗的大號漁船,乘著朝陽,返回了東隅島上的桑榆港。

如今的東隅島商業氣氛更勝一年前。這一年來,北冥公司逐漸擴大了駐地規模,引入了更多的捕鯨隊,雇傭了更多當地人,也吸引來了更多的商船。

商船帶來衣物、書籍、糖鹽香料等商品,收購當地出產的稻米、鯨魚及魚制品、厚紙,再後來又發現當地有金砂和銀礦,那更是壯大了支付能力。

北冥公司在島上不但捕魚經商,還拓地發展了一些農業。駐地周圍是山地沒法種水稻,但種了不少桑樹和榆樹,前者用於養蠶,後者用於造紙。下階段,潘學忠還打算申請點移民過來,在島上開設工坊,生產生絲和厚紙。

現在從海上看去,就能看到駐地的營區周圍滿滿的都是新栽的樹苗,因此潘學忠又給當地起了個名叫做“桑榆港”。此名既是指這些樹,也有“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寓意,指稱日本人雖然讓出了這一點土地,但獲得了北冥公司帶來的大量工作機會,顯然是因禍得福了。

島上一些與他們有聯系的的日本貴族對此倒是頗為心有戚戚焉,他們失去了在日本大島上的權勢,卻在這個小島上重新興旺起來,不正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嗎?

直到現在,這個“桑榆”港確實有一點收獲的好彩頭,是越來越興旺了。隨著夏過入秋,不少來到東隅島的商船便不急著回去,而是留了下來,等待秋鮭魚上市。

捕鯨隊之前捕鯨的時候偶然發現,在每年秋季,鯨海北岸會有大量的鮭魚往混同江(黑龍江下遊)中湧去,幾乎是隨便下網就能捕到一大群,因此捉不到鯨魚的時候就經常捕點魚回來。這種鮭魚脂肪比例高,肉質鮮美,回味無窮,可比鯨肉要好吃多了。島民和前來東隅島的海商若是正好撞上漁獲期吃到了,無不交口稱贊。

之前有商船把這種魚帶回了臨安,然後就在那邊引發了轟動。這樣的美味,簡直比河魚和湖魚不知道要高到哪裏去了!對於嗜吃魚膾的臨安人來說,這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天賜美味啊!毫無疑問,那邊有的是有錢沒處花的富豪,若能第一個把秋季上市的美味的鮭魚送到他們的餐桌上,那顯然能賣出一個嚴重偏離市場價的天價。

……

桑榆港中,小漁船不論,已經有三十多艘大小海船雲集了起來。它們並未靜靜停泊在港中,而是在港口不遠處一道浮標前排起了長長的橫隊,下錨停在了海面上。

船隊之中五花八門的船都有,最多的還是傳統的硬帆福船或沙船,但最近流行的順風級也很常見了,還有一些以舊式船體為基礎做了些奇怪改進的四不像船。有幾艘是明顯的東海紅白配色風格,但大部分還是民間船只,塗裝和旗號也各不相同。不過,這些船都統一掛著一面藍底繪著白色鮭魚圖案的旗子,後面還跟著一面序號旗。

其中,一艘掛著“鐵牛幫”旗號的順風級三桅運輸船上,劉二帶著幾個比他還矮小的日本水手從船艙裏上到了甲板上,找到了正在艉樓上張望的幫主趙牛兒,說道:“趙哥兒,檢查過了,不管是東海魚罐頭還是津田家、福興記他們的腌魚,都是好的沒問題!”

趙牛兒點點頭,又轉頭看向岸邊,說道:“好,把東西都系好了,你們也準備上桅幫忙!對了,別叫我趙哥兒,叫艦長!”

“好的,那我們忙去了,趙哥兒!”

在岸上的港區中,不少本地和外地人正聚居在碼頭附近,圍觀著前方的盛況指指點點,臉上洋溢著笑容。在他們身後,一道寫著“祝第一屆鮭魚杯帆船賽圓滿召開”的紅底白字橫幅正在牌坊上高高飄揚著。

突然,不知哪裏的寺廟開始敲起了鐘,然後兩艘閃光級一左一右沖了出來,將船隊前的浮標收了起來。見狀,船隊紛紛開始起錨,騷動了起來。

不久後,後面岸上突然傳來一聲炮響,然後就又是一聲,所有的船聽到炮響之後,都像被轟擊了一樣,立刻掛起了帆來,開始乘風向西邊行去。

鐵牛幫的船上,趙牛兒興致高漲,面色紅潤地催促著船員們將自己花了大價錢添置的東海帆布升起來,高聲叫喊道:“鐵牛號,出發!鮭魚杯一定會是我們的!”

這勞什子“鮭魚杯”帆船賽,是北冥公司聯合臨安的幾家海商、酒樓搞出來的一場賽事,比賽內容,就是看誰的船能最快把當季的頭茬鮮美鮭魚送到臨安人的餐桌上。

這不但是一場速度的比拼,還是一場保鮮技術的比拼——船上所攜帶的鮭魚是經過東隅島的不同商家用不同方式腌制的,至於誰是贏家,市場自然會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