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天塹變通途

1266年,5月11日,中央西站。

列車輕快地駛出了農田區域,進入了繁華的中央西站。

近些年來,中央西站已經發展成了一個巨大的物流中轉站,來自各方的物資在此匯聚,然後通過水路、公路和鐵路轉運往東西南北各地。在西岸堡外面的港區中,鐵路已經鋪成了縱橫的網格狀,數不清的工人在將船只卸下來的貨物通過板車運往倉庫,或者將倉庫中的貨物取出來。在港區的帶動下,周邊一些居住區、商業區和農業區也建立了起來,有了強烈的城市化趨勢。

三道粗壯的鐵路從港區中延伸出來,一條向西通向膠水河畔的膠水站,一條向南通向膠西縣的北關站,最後一條則是向北連接到大沽河上的巨大橋梁,再一路向東通向中央市乃至更東邊。

列車從南而來,向北而去,駛過繁忙的港區,裏面現代化的吊運和運輸設施看得眾人是大開眼界,然後一路向北,在大橋長長的引橋前停了下來。

引橋前右側的坡地上立著一塊巨大的石碑,上面雕刻著六個紅色的大字,宮文昌看了,忍不住讀了出來:“第一中央大橋……第一?”

他旁邊的簡致笑了一下:“有一便有二,呵呵,看來如此宏偉的大橋,他們還打算再修幾座呢……但這麽大的橋,可都是鐵的吧?他們是怎麽修起來的?”

一旁的沙正誼喃喃地說:“天知道……去年我來的時候,還沒這座橋呢,只有幾個大樁子……怎麽這麽快就修好了?”

關志遠有了顯擺的機會,得意地說道:“我見報紙上說過,這中央大橋是用一段段短鋼件漸次連接起來的,只要築好了樁子,準備好了鋼件,很快就拼起來了。這不,前年打好了樁子,去年夏天驗證可靠,然後一秋一冬一春就搭起來了。”

中央大橋的建成,是東海歷史和工業史和建築工程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自然在輿論上好好吹捧了一番,常看報紙的人都知道。

大沽河分隔東西兩岸,在十年前是個防禦優勢,但在現在看來更多的是阻礙,因此東海人很早就有了建橋將兩岸連接起來的想法。不過這橋的修建並不容易,因為指標不低——如果單純只是修一條能走人的小橋,並沒有多大意義,至少得有通行鐵軌的能力,使得貨物可以在兩岸大量運輸,才有足夠的價值。而且橋面還不能太低,以免隔斷南北水路交通,這又進一步提高了工程難度。因此早些年東海商社並沒有建這種橋的技術和能力,直到近幾年才開始進行可行性論證和前期準備工作,於62年以戰略項目的名義正式開始籌建,選了一段河面相對較窄且洪水風險不大的地段開建,用了四年多才真正建成。

其中,前兩年大部分時間都在研究技術問題,等後兩年工程能力到位了,進度便一日千裏。工程中難度最大的是修建橋樁,靠近岸邊的兩個還好說,枯水期修過去就好了,但河中央的五個就不好辦了——冬天封凍沒法施工,夏天水盛也沒法施工。最後,建設部是從造船廠借來了遼東巨大原木,在側面切割打磨出光滑平面,兩根合在一起便密不透水,如此打入河底,組成了一段隔絕水流的桶狀木樁,再在其中鋪設石基、鋼筋、石塊,澆築混凝土,才修好了所需的橋樁。又靜置觀察了一年,確定強度無礙,才開始鋪設橋面。

與此同時,另一邊橋梁組也沒閑著,一邊設計橋體、校核力學結構、做模型進行壓力實驗,一邊又跟工業部一起研究各種鋼件的制造和連接方式,好不容易才搞定。

同時,他們還先修了幾座小鐵橋練手,當大鐵橋的鋼件準備好後,又找了處窪地把橋“假組”了起來,沒用鉚釘連接,只是用螺栓簡單裝起來。即使是這樣,這座橋也充分證明了自己的承重能力,負重二百噸也沒垮塌。如此一來,在史若雲勉勵了一句“大膽幹,即使塌了,也是工程史上的第一次著名失敗”之後,大橋便正式開建了。

鋼橋主體采用鉚釘連接,為此建設部從木工組鍋爐廠借調了不少資深鉚工,非關鍵部位還是用了螺栓,主要是他們對材料質量沒信心,用螺栓可以方便替換,而且省工時。

如此一來,基礎打好之後,工程速度就很快了。從去年底開始,大橋便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增長著,等到了今年,這座幾乎耗盡了一年份鋼材和優質水泥的國家級工程便正式完工了!

這個偉大的工程,不但將在交通運輸中發揮重要的作用,也是一座壯麗的奇觀,將東海國的工業實力赤裸裸地展示了出來,對於一般東海居民和外來客人來說無異於神跡,給他們的心靈帶去了深深的震撼。

它的建成,似乎也如同它本身牢固的根基和結構一般,象征著東海國在這片大地上的存在已經根深蒂固,不可動搖——呃,對於這個比喻,有些股東是很反感的,萬一這豆腐渣工程塌了,豈不是說這國就要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