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農貿市場

1266年,8月12日,莒州,諸城縣。

“西瓜,保甜,不甜不要錢!”

“上好的韭菜啦!”

“剛殺的豬,全是肥肉,只要五分一斤!”

“徐家榨坊出品,上等豆油,噴香豆渣餅,牛馬吃了,一日走百裏不停歇!”

通往西南地區的西南大道從諸城舊縣城東南經過,大道另一側與舊城正對著的就是東海商社修建的“諸城新城”。新城格局與城包人的舊城大相徑庭,主體是一個六棱形的棱堡,面積狹小,只能容納駐軍和學校、醫院、法院等機構,大量的一般設施和居民區散居城外。這些一般設施之中,最為引人注目的就是一個巨大的農貿市場,今日正逢集,周邊的農產品在此匯聚,叫賣聲時刻不歇,附近停了大量馬車,臨近的小孩子們背著筐子在路上撿糞,看上去實在是興旺發達。

諸城原本是密州的州治所在,但63年改制時密州這個編制被肢解,安丘縣劃進了濰州,諸城並進了莒州,現在也就是個普通縣城了。不過話說回來,自從各縣進入了自治狀態,州這一級的行政區的重要性也大不如前了,仍然保留州級區劃只不過是出於歷史慣性罷了,現在也就司法系統還在按州設立中級法院,別的部門基本都在以縣為單位考慮政策了。

諸城是連接中央與西南地區的樞紐之地,自從西南大道修了過去,此地也受益於經濟發展,漸漸旺盛了起來。不過相比於其他地方,這裏卻有一個顯著的缺陷,那就是沒有水路與核心區直接相連。離核心區更遠的莒、沂,都能通過沭水入海前往東海灣,雖然距離遠,但是運輸成本卻要低多了。而諸城雖然近,臨近的濰河卻是向北直達萊州灣的,到不了核心區。如果將來膠沂鐵路修到了這裏,想必這一點會大大改善,但現在還剛開始規劃呢。

現在,諸城和外界之間,人員和小商品的交流比較旺盛,而大宗貨物的交流就要弱上一些了。別的還好說,主要是在諸城收取的稅糧運回去的成本比較高,也不是不可接受,但損耗大了總歸是不爽。因此,東海商社幹脆就在這裏設立了一處食品加工廠,就地把糧食加工成耐儲存易運輸的幹糧、餅幹、腌制食品、釀造食品等,以提升附加值、節約運費。

這座食品加工廠就設置在新城西一處小河邊,由總後勤部監督,若幹商人合作運營,分為了若幹獨立車間,大量吞噬著周邊的農產品,輸出各類罐頭和袋裝食品。

食品加工廠的運營不僅向外界輸出了高附加值產品,還對周邊的其他產業產生了帶動作用,尤其是促進了蔬果種植和養殖業的發展。外面那個巨大的農貿市場,就是因為它的帶動而產生的。

農業社會給後人的印象往往是辛勞和貧窮,但實際上即使是純粹的手工農業生產,上下限差距也是非常大的。種一畝地和種一百畝是兩個樣,人力和畜力是兩個樣,鋤頭敲和重犁拉是兩個樣,挑水和水利工程灌溉是兩個樣,單打獨鬥和群體協作是兩個樣,種出來的糧食是老爺的還是自己的又是兩個樣……種種條件組合下來,最差組合和最優組合之間能差百倍。

而就諸城的情況來看,農業生產情況本來在這些排列組合之中是處於中等偏下的。每家農戶除了自己吃的,一般也就會種幾畝菜、養一兩頭豬、牛、馬或者少量的羊,零散而不成規模,向市場供應不了多少產品。

生產量如此之低,不僅是生產力的問題,也是生產關系的問題——並不是說農戶養不了更多的牲畜,而是養了也賣不出去,所以不會養。而之所以賣不出去,除了消費力不足,還有時效性和市場波動的問題。

一個城市或許有五百噸的消費力,但是並不一定總是穩定在五百噸的水平上,可能有時六百,有時只有三百,而此時的農戶承受風險的能力太低,若是產了五百卻恰好碰到了消費低谷,東西賣不出去又無法保存,那麽說不定就要破產了。所以長期來看,他們只會生產三百這個最低水平以規避風險。這就又帶來了一個問題,農民的生產量低,也就意味著他們能賺的錢少、消費力低,這反過來導致了城市居民無法向他們銷售更多的手工業產品來提高收入,使得市民的消費力也無法提高。雙方的收入陷入了死局,社會經濟的發展也因此而停滯。

而食品加工廠的存在,不僅是提供了一個大規模的市場,更是對市場產生了托底效應。屠戶可以放心大膽地一天宰一頭豬,賣不完大不了把剩下的處理給加工廠就是了。如此一來,供應量可以更逼近真實需求,而這又進一步促進了上下遊的生產量和消費能力,使得經濟體系進入了良性發展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