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炮戰

1269年,11月14日,太子河西岸,東連鎮。

“來了,他們來了!”

隨著一陣雜亂無章的呼喊聲,東連鎮中的元軍土壘迅速戒備起來。

炮兵什長李哈拉匆匆把手裏剩下的小半塊卷餅吞下,一邊往墻頭上爬,一邊對著炮什裏的其他人問道:“哪呢,哪呢?”

但不需要別人指點,他爬上高處之後,已經能清楚地看到太子河對岸的情況——媽呀,密密麻麻的全是甲衣齊全的東海軍啊!

從遼西前往遼東,要依次經過三條平行向西南流的大河:西遼河、渾河和太子河。

這個時節,這三條大河正是最令人頭疼的時候:河上已經出現了大面積的浮冰,部分河段全部凍結,導致無法乘船渡河;但卻凍得並不嚴實,走在上面很危險,也沒法大批量踏冰過河運輸物資。所以,這三條河就成了名副其實的天塹,擋在元軍面前,使他們無法放心通行。之前,他們設法通過了西遼河和渾河,但太子河東岸有東海軍戒備,無法通過,於是他們就在渾河東岸的西連鎮紮下營來,等待時機。

直到昨天夜裏,一陣寒流吹過,把河冰凍得嚴嚴實實,才終於使得從東到西暢通無阻。本來,元軍就是在等待這個機會,好蜂擁而出一舉沖到遼陽城下,以雷霆之勢摧垮困頓於彼的東海軍——結果沒想到,當這個時機真的到來的時候,蜂擁而至的卻是對面,他們自己反而被迫龜縮在營地中,也是憋屈了。

元軍沿著廣寧與遼陽之間的商路行軍而來——遼東人雖少,但總歸有點商業的,他們走的是來往的必經之路,沿途自然會有些商鎮,現在這批元軍的駐地就是在其中一個商鎮東連鎮附近。

渾河和太子河之間的這段陸地形狀狹長,南北長東西短,大部分土地上長滿了松林。商人們松林之中開辟了一段通路,通路兩端的河岸邊就形成了兩個商鎮:西邊位於渾河東岸的是西連鎮,東邊位於太子河西岸的是東連鎮。當然,也別指望它們的規模有多大,實際上就是兩個大點的村子,河邊有碼頭,一條主街旁邊蓋了十幾間土木屋子,周邊開墾了一些農田,再外圍就都是茫茫的松林了。

西連鎮的條件要好上一些,所以大部隊駐紮在那邊,而東連鎮也駐了一部分兵力,以接應過河前往東岸偵察的部隊。

但是到了今天,偵察部隊沒接應到,反倒是一眼望不到邊的東海軍出現在了河東岸!

呃,“一眼望不到邊”有些誇張,但確實,四野八個營四千人一夜之間出現在了東岸的四口屯鎮附近,人馬齊聚、隊形齊整,真的很是嚇人。

李哈拉嚇得咽了一口口水,然後猛然掐了自己一下,立刻對手下們招呼道:“快快快,裝藥,裝炮子,打他們一炮!”

一個炮手嚇了一跳:“什長,咱,咱就這麽打了?千戶還沒發話呢。”

“沒有精神!就這樣還想打炮?!”李哈拉踢了他一腳,又指著土堡周圍正在匆忙布陣的友軍步兵說道:“東賊說不定什麽時候就打過來了,到時候你現裝現瞄,還能打得準?快,先打上他們一炮看看!”

李哈拉和李千戶有點親戚關系,所以才能掌管這個極為緊要的炮隊,炮手們也不敢忤逆他,匆匆動作起來。一人手忙腳亂地扯開火藥袋,用木勺往炮膛中填藥,另一人拿個木塞子將藥粉推入膛底,之後又裝入拳頭大的炮彈。

“太低了!再把楔子拔出去一寸!”李哈拉估摸了一下距離,就對炮手們下令擡高射角。兩個炮手各拿出一把小錘子,一左一右,對著墊在炮尾處的一塊木楔左敲右敲,使它退出去了一點,炮尾隨之降低,射角也就擡高了。

李哈拉又看了一遍,覺得沒什麽問題,就趴到了前面的女墻後面——這節女墻與傳統城墻不同,掘土堆得厚厚的,外面還是一個大斜面,炮打不動,非常安全,令炮手們感到安心——然後揮手道:“開炮!”

千斤炮發出巨響,炮彈飛了出去。沒過多久,隔壁的另一個炮位也把炮彈打了出去。不過,目標離了差不多兩公裏,炮彈只飛了一半多,剛過河面就落了下去,只能壯壯膽用。

……

另一邊,對面的東海軍陣中。

“嘿,還真是棱堡啊,他們也挺會學的。”

雖然對面打起了炮,但謝光明臨危不懼,站在臨時搭起來的望樓上,面不改色地看著炮彈落在自己前方好幾百米處的河岸上。他絲毫不擔心這些小炮彈會有什麽威脅,不過倒是對對面東連鎮旁的土圍子有些興趣,忍不住嘴角上揚,舉起望遠鏡觀察起來。

這個土圍子建造得可以說很有章法,城墻不是高而薄而是矮而厚,不懼炮擊,四角延伸出去四個大馬面,雖然形狀不是很符合幾何原理,但毫無疑問能起到相互支援彌補死角的效果,難怪之前的報告裏說這是一處“棱堡”了。實際上,這也是元軍從東海人那裏學到的一招,之前在征戰西北的時候大顯神威,經常以小股隊伍抵抗住上千阿裏不哥軍的襲擊,為最終勝利做出了傑出貢獻,現在自然也是蒙元新軍的必備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