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李氏朝鮮 四(第2/3頁)

火炮距離目標只有三百米左右,炮彈存能充沛,命中率也不錯,一枚接一枚地落入對岸的高麗軍陣中,幾乎每一枚都能造成好幾個減員。

漫天的轟隆聲之下,這樣的傷亡很快令高麗軍堅持不住,從一個方陣的潰散開始,整道河岸防線都漸次崩解,不復為阻礙。

“好!”後方的李璮擊掌贊嘆:“仗就該這麽打!”

說起來,他也很多年沒有親臨戰場過了,上次作戰還是被蒙軍圍在濟南城中困守。這些年來,他臥薪嘗膽,攢出錢來從東海國軍購,好不容易攢出了這麽多家底,如今能親眼見到他們發威,也算是欣慰了。

看到高麗軍如潮水般潰逃,他激動地高喊道:“乘勝追擊!”

幾乎就在同時,三個千戶之中的騎兵隊向前沖出,涉水過河,驅散了對岸殘余的高麗軍——這當然不是因為他們收到了李璮的指揮,而是前線將領做出的及時決斷。

緊隨騎兵之後,齊軍步兵也開始過河。他們腿不如馬那般長,沒法涉水渡河,只能從橋上走,速度受限。但高麗軍早已聞風喪膽,又有騎兵壓陣,根本也沒人來阻攔他們。

齊軍步兵順利過了河,炮兵也騰挪了過去。沒過多久,後方的駐屯兵將攻城器械準備了個七七八八,也推到了河北岸來。接來下,他們的目標就是不遠處的城墻了。

高麗軍敗退後,撤回城墻根下重整隊伍。不過齊軍並不打算讓他們老老實實恢復秩序,又故技重施,步兵和火炮一齊推進到了射程邊緣,遠遠地將鉛彈打過去。

一時間,戰場上再度轟鳴起來,鉛彈如雨落入高麗軍陣之中。如同上次一樣,高麗軍對這種單方面的打擊毫無抵抗力,不得不撤回城中去。

現在,擺在齊軍面前的,就只有一座光禿禿的小土城了。

後方,李璮對玄元烈笑道:“現在,就請玄將軍出山,去勸說李將軍棄暗投明吧。”

……

4月7日,平壤。

平壤城乃高麗三京之一,位於大同江西北岸、普通江東岸,四面環水,面積廣大,即便在中原也是上規模的大城。之前的幾十年裏,此城歷經戰火,殘破不堪,直到後來周邊一系列軍閥都倒向了蒙古人,平壤周邊才安定下來,漸漸恢復。

平壤城中如今居民混雜,上層階級是元國派駐過來的文武官員和一些投誠元國的高麗軍閥,中層是元軍和一些高麗貴族、商人,下層則是來討生活的高麗平民。城中大部分區域都沒有好好修繕,平民們擁擠地擠在一處;同時,也有一些府邸大興土木,修建得相當豪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如今,在城北一處豪華府邸門前,潘阜正看著大門上方掛上去沒多久的“東寧總管府”的牌匾,沉默不語。

潘阜乃高麗人,多年前曾加入蒙古使團前往日本,勸說鐮倉幕府與蒙古國合作。此事本來希望不大,但經他一番巧舌撥弄,竟出乎意料地成功了。不久後,日本便與東海國鬧出了大矛盾,大打出手。雖說最後令人震驚的以東海國的勝利結束,但潘阜的功勞還是不容否定的。因此,事後他引起了蒙古朝廷的重視,招去中書省用了起來。

蒙古入侵高麗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了,雖然途中反復拉鋸,但到了近幾年,他們已經令高麗王室完全臣服,並能直接控制北高麗地區,可以說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功。數年前,中書省便有將這種成功更推進一步的想法,也即將實控的北高麗地區改設東寧路,正式納入朝廷建制中,然後再逐步蠶食南高麗。

這個計劃得到了忽必烈的認可,潘阜因為熟悉高麗情況,便被派到了高麗,輔佐高麗安撫使蒙哥籌謀東寧路的前期準備工作。這些準備工作本來已經做了個七七八八,只要中書省派人來接管民政,事情便可辦妥了。然而去年東海軍一舉攻占遼陽,切斷了元國與高麗之間的聯系,這一計劃便只能戛然而止。

不過這些準備工作也並非白費,經過長期協調,籌備中的東寧總管府隱隱已經成了北高麗眾多軍閥的核心。在蒙哥和潘阜等人的命令下,軍閥們好歹能團結起來,抗拒南高麗篡權的林衍,還能往北邊鴨綠江一帶駐軍,防禦東海軍打過來……

可是沒想到,東海軍沒打來,李璮倒打來了!

潘阜嘆了一口氣,就要往門內走去,準備找蒙哥匯報些工作。可他剛要越過門檻,大街另一頭就響起了急切的馬蹄聲,然後就見一隊騎兵疾馳而來,很快就到了門口。

“崔萬戶?你怎麽來了?”

潘阜認出了騎兵之中領頭一員披甲將領,乃是高麗大將崔垣。此人手下兵多將廣,而且對朝廷一向恭順,因此被分配到了平壤周近駐防。此時他該在城外準備迎戰齊軍才對,怎麽會進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