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共克時堅 三 得道多助

1270年,5月12日,安吉州。

“景曜在此謝過各位了!”

安吉州城北的東海商站前,秦景曜對著十一名供應商俯身行了一個大禮,使得後者受寵若驚。

一名老者趕緊上前虛扶一把,說道:“賢侄,這是作甚?我等也只是舉手之勞而已,快起來吧!”

秦景曜含著淚花站起身來,又鞠了一躬,說道:“雖然只是尋常的米面,但對於東海人民來說可是救命糧。各位今日帶來的糧食,明日不知能救多少人的性命,論起功德,諸位可是足以與活菩薩比擬,如何受不起我這一禮?”

秦景曜是秦九韶的族人,論起輩分是他的孫輩,不過隔了兩支,也不算特別親近。秦九韶已經在前年去世,相比歷史上的慘淡收場,這個時空他的結局無疑要好得多,不但在學術上留名,還給族人留下了一大筆遺產。秦景曜就是在他的推薦下,進入了東海商社的江南公司做事,由於聰明伶俐,現在已經做到了安吉州商站的采購經理一職了。

他面前的這十一名商人,就是經常與安吉州商站打交道的供應商。

往年,供應商們提供的主要是棉花、生絲等基礎原料,為了收購這些原料,他們的貿易網絡就需要深入鄉間。也正是因此,當東海商站有了大批量采購糧食的需求的時候,也第一時間就找上了他們。而他們也果然不負所托,在一個月內陸陸續續運了超過兩萬石的糧食過來,雖然相比缺口仍然不多,但也不少了。

當然,這些供應商能這麽有效率,主要還是看在錢的份上——商站出了每石兩元余的采購價,雖然不及城中的零售價,但仍然比田間的收購價要高,而且有多少收多少,對他們來說還是有不小的利潤空間的,所以自然樂得做這個生意。雖說如此,但也不能否認他們賣來的這些糧食在客觀上幫助了東海人,所以秦景曜的感謝也是真摯的。

聽了他的吹捧,供應商們心頭也是暖洋洋的。商人是很難賺個好名聲的,因為義利往往不能兼得,遇到這種難題的時候,他們多半會舍義而取利。就像現在在東海國內,多少漲價的糧商就被百姓們罵了個狗血淋頭,但是依然捂倉惜售。不過,即使如此,義也並非無用的東西,有了個好名聲,做起生意來也會容易些。所以,很多商人在得了利之後,便會撒錢求義,比如捐資修路助學之類的。而現在幫著東海人收糧,既賺到了錢,又得到了個好名聲,這種義利兼得的事情,怎能不搶著做呢?

一個身著新款綢衣的胖商人當即表態道:“好說,好說,不就是幫著收點糧麽?我在宜興還有些人脈,等回去便去那邊再購些過來。等下個月,我莫記保證再送至少三千石糧過來,另外,我再‘以個人名義’送上一百石,便算是捐助了!”

他話音剛落,旁邊一人立刻鄙夷地說道:“呸,莫三兒,你也真夠扣的,就捐一百?我張榫捐二百!”

有他們帶頭,其余幾人也不好意思幹站著,紛紛你二百我三百的認捐起來。

秦景曜抹抹眼淚,連忙勸阻他們道:“各位叔伯,莫要如此,你們能運糧過來,我們就很感激了,哪裏再能讓你們破費呢?不光收糧,過往的棉、絲之類的收購也不能落下,還要比往年更多,總不會虧待了各位的!對了,我站新到了一批商貨,各位可要來過目一二?可都是最新的好東西啊……”

……

5月13日,中央市。

“……因此授予汪然、汪幼全兩人嘉禾勛章、一等國士稱號……”

中央廣場的禮台上,鄭紹明鄭重地將兩份綬帶給面前的汪然、汪幼全兩人披上,又把兩個匣子交到了他們手上。

汪然是江西隆興府(南昌)海商,家裏生意做得很大。當年他在西洋落難,幸蒙東海遠洋艦隊搭救,此後便搭上了這條線,成為東海氣息濃厚的商家之一。之前,他聽說東海國遭旱,便果斷動用老家的關系,在江西大量購糧,帶著侄子汪幼全足足運了三艘大海船上千噸的稻米到了黃島,一舉大幅充足了糧食市場,緩解了糧荒。也正是因此,使得他碰巧滿足了剛剛推出不久的《東海關稅同盟糧食進口政策》中的獎勵條款,獲得了鄭紹明的親自接見,並且得到了一系列榮譽頭銜和實利。

現在汪然激動異常,結結巴巴地說道:“謝謝謝謝首席……其實,其實我也沒想著什麽榮譽的,只是聽說東海國大旱,我就想了,這可怎麽是好啊?我家無力求雨,那只能力所能及,買點糧食過來了。哎呦,沒想到到了東海,就看到了這個《政策》,這可真是運氣好了……”

他說的是實話,《政策》是5月5日才推出的,這才沒幾天呢,要是看了政策才回去販糧,時間也來不及啊。他這是早就生了主意,只是湊巧趕上了,但這反而更令人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