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共克時堅 四 自衛反擊

1270年,5月15日,單州,成武縣。

“報告,滕軍和齊軍開始進攻了,旅部命我們敲掉元軍的火炮!”

成武縣東北一處幾不可見的小土坡上,通信兵接收完電報後,轉身對不遠處的陸秀夫中校如此說道。

如今已經一身名將氣度的陸秀夫點了點頭,一揮手,說道:“好,那就開始炮擊……等等,二三連先待機,讓一連先打。”

他們所處的是一處規模不小布置嚴密的炮兵陣地,上面部署的是功勛卓著的第一重火力營,此營曾經在日本幹涉戰爭中大發神威,奪得了“落日營”的光榮稱號,現今隸屬於第三野戰旅,也跟著三野來到的中原作戰。

如今,落日營可謂是三野的火力核心。成武縣地處中原,放眼望去盡是一片平地,野外難得有一處高地,落日營便部署在這處高地上。

而以這個炮兵陣地為核心,數不清的士兵們向東南、西北兩個方向展開部署著。左邊是土黃色軍服的滕軍,右邊是藍色軍服的齊軍,而兩翼更外側則是三野的其他部隊,把中間的兩支友軍護在或者說鎖在裏面,以防他們出什麽亂子。

這道大陣面向西南邊,正對著成武城的方向。

而在這道大陣的西南方,大約1.5公裏之外,還有一道規模更大的橫陣背靠著橙武城與他們對峙著,那便是對東海關稅同盟進行反擊的元軍。

話說,去年四野與頭輦哥在遼東幹上了一架之後,元國本想息事寧人的,派了密使過來討價還價,想爭取一個體面的收場。不過談著談著,突然又殺出了滕軍這麽個程咬金,主動挑起沖突,占據了南清河西岸不少土地。而鑒於滕國主動加入了東海關稅同盟,東海國不得不為他們提供庇護,對元國采取了強硬態度。而這下子忽必烈就又沒法忍了,於是便只能上了戰場再說話了。

本來,打仗也不是那麽容易的,大軍行動若不仔細規劃路線糧秣,光是吃都能把自己吃垮了。當年忽必烈率領大軍伐鄂,從開平到汝南一千公裏的路程足足走了八個月,平均每天才四公裏,難度可見一斑。現在的元軍雖然在武器上進步了不少,但後勤卻沒質變,反而因為要準備火藥彈丸更麻煩了,想準備妥當再進行攻擊,所花費的功夫不會比那次少。

但是,密使探知東海國正受旱災困擾(還探什麽探啊,報紙上到處都是),忽必烈覺得機不可失,便倉促催促部下出動了。也虧的是夏收剛過,元國各地糧草還算充裕,所以好不容易集結了一支足有兩萬人的大軍開赴到了曹州一帶。其中,一萬二千都是從鄰近地區抽調來的漢軍,而剩下八千則是從河東(山西)調來的蒙古騎兵。

這支軍隊在過去,足可號稱十萬了,不過現在面對剛過一萬的東海同盟軍,底氣卻不是那麽足。

原本元軍行軍的風格非常粗獷,各漢侯和蒙古部族的部隊散開一大片,這樣各自行動更靈活,而且有利於就地取得補給,還能擴大偵察範圍。但這樣的零散軍隊行進到邊界附近後卻遭到了迎頭痛擊,人要是不夠多甚至連東海軍的一個營都打不過,最後沒辦法只能先在後方匯聚到一起,再慢慢行進到成武縣周邊來。

即便如此,其中不少元軍還是留下了心理陰影,唯唯諾諾不敢動作。反倒是東海同盟軍探知了他們集結在成武縣之後,主動打了過來。

與中原大地幾十年來經常發生的戰爭截然不同,一向豬突猛進的元軍現在只能倚城防守,而人數更少的同盟軍卻積極進攻——現在攻上去的甚至不是正牌東海軍,而只是臨時編進來的滕軍和齊軍,他們雄赳赳氣昂昂地向元軍逼過去,而元軍卻只能倉促應對,這可真是令人感嘆啊。

眼看著兩道火槍手構成的墻壁向前推進了過來,元軍只得推出了大炮在正面開炮遲滯他們的進軍,而讓騎兵向左右迂回威脅他們的側翼——現在位於戰場中央的火槍手排出的是薄薄的三行陣,又受到大炮幹擾,想快速變成空心方陣也沒那麽容易吧?

元軍騎兵如潮水般奔騰而至,前進中的同盟軍步兵感覺到了莫大的壓力,怎麽還沒有變陣命令?

但後方的東海軍依然鎮定自若,陸秀夫站在高高的鋼架結構組合望台上,可以看到戰場的全貌,對兩翼的局勢胸有成竹——元軍騎兵雖然看上去來勢洶洶,但很快就會進入兩翼的東海步兵的線膛槍射程之中,不足為慮。現在只要再由重火力營把對面的三十多門大小火炮敲掉,就沒有什麽東西能阻擋同盟軍的前進了。

元軍炮兵吸取了之前對抗滕軍時的失敗經驗,也在炮位上挖土堆了掩體。這個方法確實簡單好用,但前面就是擋得再嚴實,也擋不住頭頂啊……而重火力營三個炮兵連十八門火炮所配備的榴霰彈,就是為他們準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