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魔都

1270年,9月13日,上海鎮,浦東商站。

“啊,這不是張兄弟嗎?這次又帶來不少人啊。”

“哈哈,都是族裏鄉裏的弟兄鄉親,家裏造了災,幫襯他們一把,也帶他們見見世面。”

“好嘞,今天人多,你們先領了牌子排著,登記好了等上半個月就能上船了。”

“知道知道,規矩都懂得呢,我這就去了。”

“好,慢走!”

浦東商站的“人市”外,兩名熟人相遇了。

其中一人穿著時興的長款風衣,看上去是沾染了東海風俗的商人,另一人則是傳統的打扮。後者帶著十多名面黃肌瘦農民,他們神情看上去都懵懵憧憧的,好奇而恐懼地打量著商站附近的高大建築、整潔街道和遠處的入雲大船。

兩人隨意寒暄了一陣,便分道揚鑣了,一人帶著農民們進入了院子裏,另一人則腳步飛快地走開了——這就與一般城市中閑適的市民完全不同,是快節奏的大城市中特有的現象。

隨著大中華地區的經濟發展,上海這處應許之地的區位優勢也越來越明顯地發揮出來。從北承接東海國的技術文化輸入,從南購入來自異域的奇珍異寶,從西沿著長江這條黃金水道輸入物資,從東邊盛產金銀的日本輸入貴金屬,再加上本身所在的江南地區也是當今世界上GDP最高的單一區域,想不發達都難。

現在的上海港,商船雲集,高樓密布,已經很有點大都會的味道了,風頭甚至蓋過了開發更早的崇明島,成為江口首屈一指的商業港口。

這處港口,不僅有天量的貨幣和商品匯聚過來,也有大量的人口向這裏聚集。

這所謂的“人市”,實際上是“上海浦東職業介紹所”,是東海商站開辦的撮合雇員和雇主的正規機構。當年這裏新開的時候,是叫“人力資源市場”的,結果傳著傳著就成了“人市”這麽個驚悚的名字,後來趕緊給改了名。不過為時已晚矣,人市之名已經臭名遠播了。

其實也大差不差,現在的初級商業社會中很少有自由職業者,大多數人都是終身就業的,也不怎麽需要介紹工作。而這個職業介紹所,更多的是專業的“中介”憑借自己的信譽從家鄉招募來工人,然後“介紹”給需要用工的單位並收取一筆“介紹費”,和販賣也相差無幾了。

這些需要用工的單位,絕大多數有著或多或少的東海背景。有的是東海國的企業招募工人,有的是海商招募海員,有的是東海國的海外自治領招募移民,甚至還有勞工部親自下場,招徠前往本土的移民的,不過條件也苛刻許多。

這些單位的用人需求極其旺盛,幾乎是有多少收多少,不過要是換了十年前,他們就是把前景吹出天來,也忽悠不到多少人出海。是因為在這十年裏,以報紙為代表的新興媒體不斷鼓吹海外的富庶,同時又不斷有發了財的冒險客返鄉現身說法,口耳相傳下在民間建立了影響力,現在才能有這麽多人“應聘”,甚至形成了一個產業,每年足可輸出以萬計的移民。

這些移民與外國移民混合在一起,前往東海本土或各海外領,成為年入數十銀元的城市工人或坐擁數百畝地的富農,也將華夏文明和東海影響力牢牢地傳播了出去。

當然,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江南地區的人口密度過大,富庶的表象下有著大量貧困人口,才提供了足夠的人力資源。這一現象的存在,本身就說明了資源配置的不平衡,東海人把這些移民調運出去,無疑對東海、對移民、對華夏文明都是有利的,可謂三贏。然而,這種三贏的事情也不可避免地侵犯了一部分人的利益,同時引發了更多持傳統觀念的人的不滿。

“哼,北風一起,今年不知道又有多少百姓被運出海去。天殺的,東海人真是造孽,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啊!”

街另一邊的茶樓上,一名老士紳看著樓下熙熙攘攘的人群,憤憤不平地如此說道。

實際上他並非東海體系下的受害者,反而是受益者。他家是上海鎮的原住民,浦東商站設立之後,他們借著東風在附近開了茶樓,並且把自己種的瓜果蔬菜拿來販賣,獲利頗豐,日子比以前是舒服多了。不過由於階級身份和傳統觀念是一時改變不了的,所以這名老者依然對東海人的種種倒行逆施之舉很是看不慣。

傳統觀念裏,真正的財富一是土地,二就是人口了。不管佃戶在他們手底下活得多麽慘,但只要有人在,多少就能交上去一點租子,而把人雇走了,無疑就是強奪他們的財富了。

當年北條家因為東海人招募移民的舉動憤而鎖國,其實江南士紳對此的態度也差不多,只不過這幾年東海國風頭正勁,似乎朝中有人的樣子,而另一方面大量收購棉花生絲又彌補了他們的收益,所以沒有形成成規模的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