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一份為期十年的停戰(第2/3頁)

實際上,從大苦湖北岸到地中海,也就只有八十余公裏了。

顯而易見,這條轉運路線的成本要比漫長的敘利亞商路低得多,自然也就意味著商業上具有重大價值,甚至大到足以把蘇伊士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建設成重要的商業城市。

當然,敘利亞商路周邊經濟更發達,本身也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所以論及總體貿易規模,波斯灣航線還是要比紅海航線大得多。

可是,西洋公司能從波斯灣航線中獲取貿易利潤和過路費雙重利益,在紅海卻一重也沒有,所以當然會對這裏特別關注,等到阿八哈提出了海路進攻的要求,他們不假思索便答應了。

今年初,西洋公司調集兵力,占領了東非的阿思裏港作為中轉基地。

阿思裏港位於東非的哈豐角,在後世是個幹旱少人的地區,但這個時代氣候稍微濕潤一些,有地表水,又有哈豐長堤這個顯著的地標,所以發展成了東非商路上一個重要的港口。

實際上,高川本來更傾向於控扼紅海入口的吉布提地區,但實地考察後發現那裏實在是過於幹旱,幾乎沒有人煙,不是個設立基地的好地方,所以退而求其次取走了阿思裏。其實這裏也不錯,占領該港後,西洋公司不但獲得了一個通向紅海的前線基地,還有了進一步向黑非洲擴展的可能性。東非出產象牙、珍珠、香料、優質木材、黑奴等高價商品,在這個時代也是相當有價值的貿易區了。

他們在阿思裏經營了幾個月,摸清了紅海的情況,最終在六月底大舉出動,一舉攻占了蘇伊士這個重要港口——其實也沒什麽好吹噓的,埃及水軍在紅海一側只有一批緝私用的槳帆船,根本就不是裝備了強力艦炮的烈焰級的對手,靈活性也被江級吊打,陸上守軍更是沒什麽警惕性,所以攻下城來簡直太輕松不過了。

但後來的守城倒是可圈可點。西洋公司派來的“紅海行動團”有一千二百人,是以印度人為主的步騎炮俱全的部隊。他們不困守蘇伊士這座破城,反倒出城野戰,以方陣為墻,以龍牙炮為拳頭,以輕騎兵為牙齒,擊潰了數量更多的聞名天下的馬穆魯克。

要是卡拉溫能如實把此戰的情報向拜伯爾斯匯報,說不定能引起後者的重視,做出更穩妥的戰術應對。但卡拉溫被猛烈的火器嚇傻了,將敵人的力量誇張地渲染成了魔法,反而讓拜伯爾斯忽視了這個突如其來的變化,也是令人唏噓啊。

不過打完這場守城戰後,雙方的關系反倒緩和了下來。

西洋公司無意繼續向內陸進取,留守埃及的卡拉溫也奉拜伯爾斯之命與他們和談。談不談成另說,但總之後來雙方非但沒進一步開打,甚至還做起了生意——東海人帶來的香料、瓷器、絲綢、東海工業品、熱帶木料、黑奴(從阿思裏搶來的)等等都是在埃及很搶手的貨物,而他們也需要從埃及商人那裏購買糧食等補給品。因此雙方一拍即合,在軍營旁邊開起了集市,蘇伊士港反倒比戰前還繁榮了不少。

而到了這個月份,事情發生了進一步變化。

印度河號頂著煙柱,靈活地進入了大苦湖,然後駛到了湖北岸一處僻靜的地方。

此地並非常規的貿易點,周圍都是砂石沒什麽人煙,但是卻出乎意料地有好幾頂華麗的帳篷,還有大量精銳馬穆魯克在外護衛。

他們對這艘奇怪而氣質優美的大船已經並非第一次見到了,並沒有過度驚訝,稍一檢查之後,便帶著船上下來的左辛等一行西洋公司使者進入了營帳中。

左辛今天過來,是例行與馬穆魯克進行談判的。之前雙方已經扯皮過好幾輪了,沒什麽進展,但也沒什麽風險。

不過今天出乎他的意料,接見他的人既不是之前的卡拉溫將軍也不是他的手下,而是一個約莫五十歲的獨眼壯漢,見面之時正穿著一身紫色綢袍,由幾名侍女扇著扇子乘涼。

經翻譯介紹,這位竟是埃及現在的蘇丹,剛從黎凡特戰場歸來的拜伯爾斯!

左辛心裏咯噔一下,知道今天肯定會有些不一樣了。

果不其然,拜伯爾斯很快揮退了侍者,與他隨意交談了幾句之後,便開門見山地問道:“阿八哈許了你們什麽好處,讓你們為他賣命?我可以出更多,過來為我效忠吧!”

這些君主還真是一個個不知天高地厚,“效忠”,你們配麽?

左辛心裏吐槽,但畢竟人在屋檐下,只能盡量做出恭敬的表情,說道:“不瞞您說,價錢並不低。阿八哈汗將整個波斯灣口都封作了我們的領地,任憑我們在那裏對商船收稅。”

“什麽?!”拜伯爾斯聽了,大為吃驚。

他與阿八哈那種土包子不同,是清楚地知道商業的價值的,自然能理解波斯灣口的收稅權意味著多麽大的一筆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