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從中央王朝到民族國家

1273年,5月4日,中央市,管委會大員。

在上交了簽好字的宣言後,縣代表們活躍了起來。

此時他們尚未意識到今天的會議將具有多麽重大的歷史意義,只覺得是幫東家們捧個場而已。既然是捧場,那麽只簽個字也沒什麽意思啊,所以簽完字後,他們就接二連三拍起馬屁來。

“早就聽南來的宋人抱怨過,那賈似道罪惡滔天,惹得百姓怨聲載道,沒想到竟大膽至此,敢犯我東海國天威,也果然是該好好教訓教訓他。”

“可惜這奸相如此狡猾,居然給他跑了。我看為免反復,我東海軍還是要在臨安常駐才行啊。”

“何止呢,天下共主之位有德者居之,趙氏也享國三百年了,南宋一朝腐朽不堪,根本當不起抵禦蠻夷入侵的重任,我看,便該……”

“對對對,便該取而代之!”

話題進行到這裏,場面就熱鬧了。代表們或許是看熱鬧不嫌事大,或許是野心膨脹——要是改朝換代了,在座的各位是不是也能分潤一點呢?——總之將話題推進到了一個危險的方向。

看著他們七嘴八舌出謀獻策的樣子,鄭紹明一時竟插不上嘴,只得無奈地看著他們。但過了一會兒見他們始終沒有停嘴的樣子,他也忍不住了,直接用驚堂木拍了一下,然後大聲說道:“諸位,我們與他們是不一樣的!”

這下子不光代表們,後面的幾個股東都向他投去了驚訝的目光。

鄭紹明尷尬地咳嗽了一聲,然後繼續說道:“我知道大家熱情很高,對我軍在南方的行動很支持,甚至還有人希望要更進一步的。但是,我們與他們是不一樣的。

現在有本流行小說叫《三國演義》,開篇一句話就是‘話說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句話想必很多人認同吧。從歷史上來看,確實是這樣的,如果歷史還那麽走下去,可能也繼續是這樣的。然而,這種分而又合的循環,到底留下了什麽?諸位二十年前的生活,與書中所描述的三國時期有很大區別嗎?持續千年的這種無聊重復,所帶來的社會進步平淡無奇,甚至還有退步——漢末隨意一家諸侯都能壓著蠻夷打,如今偌大一個大宋朝卻多年被幾萬蠻夷壓著打,這可真是辱沒先人啊!

說到底,這是為什麽,宋代的兵器難道比漢代差嗎,人口難道比漢代少麽?都不是,相反,還要遠遠強於那時候。究其根本,是因為三國之時軍隊是國力之本,自然越精越強越好,而宋代是一家一姓之朝,軍隊反倒是皇權的威脅,因此只能由朝廷中樞來掌握,提防武將如防賊。這樣的朝廷,怎麽能練出強悍的軍隊出來?開國之時兵精將足,尚能堅挺一陣子,等百年後腐朽墮落了,便只能便宜蠻夷了。”

他說完這麽一段話,代表們頓時震驚了,首席這是什麽意思,難道鐵了心要做割據一方的諸侯了?

鄭紹明也說到了興頭上,沒在意他們詫異的目光,喝了口茶繼續說道:“當然,我不是說分就比合好。不管是漢末、晉末還是唐末,軍閥割據相互征伐,都造成了慘無人道的重大傷亡,那可真是……你們讀史都比我多,我就不賣弄了。而且不是說軍閥就一定強,不還是出了石敬瑭這樣的敗類嗎?

也正是因為殺來殺去鬧出那麽多慘痛教訓,宋朝建立之後才立了諸多崇文抑武的弊政,實在是亂世殺怕了。

某種意義上,這樣的模式確實達到了上下都想要的效果,皇帝得到了至高無上的權威,而民眾的負擔也相對減輕——不管怎麽說,大部分時候都是天高皇帝遠,上交給朝廷的稅賦就一點點,給本地老爺們的才是大頭,好死不如賴活著。”

說到這裏,代表們都臉上一紅,心中一驚。這莫不是首席敲打他們?

鄭紹明卻不管他們的心思,繼續說道:“但對於皇權來說,維持自己的統治終究比發展民生重要,因為外敵在大部分時候都無法真正威脅皇位,而內部的敵人才真正有可能取而代之,所以必須壓制潛在的競爭者才行,這便是弱民之策了。這不是好皇帝壞皇帝的事,而是作為一個最高統治者必然的選擇。而一旦他們做出了這樣的選擇,他們就必然會壓制民間的發展。現在的宋朝可能還只是崇文抑武,但如果以後有了更強大的王朝,說不定連出遊、經商、航海都給禁了呢!

在座各位,有誰不喜歡錢嗎?但是你們錢一多,不就起了心思,想著鼓動我們造反了麽……哈哈哈,開個玩笑而已。但是今天你們支持我們,是因為我們待你們比宋、金、元都好得多,允許你們參政議政並且自由賺錢。可你們就不擔心,萬一有一天我們掃清了所有敵手之後,轉回頭來再把你們的東西都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