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錢多了也頭疼(第2/3頁)

孔嘉誼笑了,作為從第一屆管委會就在任的元老,他對於前後政策的了解可比鄭紹明這個現任首席強多了。“培養人才同樣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早已投入了足夠的資源,可是跟工業基礎一樣,不是有投入就有產出的。因為師資是有限的,質量數量都不夠,你就是花再多錢,也不能憑空變出名師來。總之,發展都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們這麽多年來全心全力培養人才、發展工業,到現在攢下的家底也就剛夠你揮霍一把而已……”

“咳!”鄭紹明立刻正色道:“什麽叫揮霍?這是為了民族大計!”

會議室中諸人都會心笑了起來。

鄭紹明幹咳了幾聲,又正經地說道:“好了,困難都知道一定會有了,現在我們該想的是怎麽解決困難才對。諸位都是世界上最精明的一批財政金融專家了,總不該一點辦法拿不出來吧?”

旁邊的周弘文這時舉手表態了:“當然也不是沒辦法。水一定是要灌下去了,但我們可以盡量把它灌得均勻些。別等開戰了再動手,從現在開始就增加訂單,把保質期長的軍資儲備起來。另外還可以提前購辦一批認可度高又不占用高端產能的物資,比如食用油、面粉、田地、房舍之類的,戰時好讓士兵用榮譽點兌換,減少現金的投放……對了,灌水之後還可以發行一批長期記名債券,把多余資金再吸納起來,等未來再梯次釋放出去。”

鄭紹明聽了眼前一亮,立刻豎起大拇指道:“不虧是周懂啊,果然有辦法。你這樣的人才,我看應該去管央行才對嘛!”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周弘文這些年來專注於運營立信銀行,幹得有聲有色,尤其是服務好,隱隱有超越老牌的東海儲蓄銀行的苗頭。但正是因為與這家商業銀行糾葛太深,使得他競逐聯儲局的位子時被警惕地勸退了,而現在若是得了鄭紹明的支持,是不是又有希望了呢?

於是周弘文立刻趁熱打鐵道:“其實吧,我們完全不必對通貨膨脹這麽緊張。咱幾個把它當洪水猛獸,是因為後世我們被它坑慘了,但現在基於白銀的通脹和後世基於紙幣的通脹可並不一樣啊。紙幣通脹就會貶值,但銀元就算在本土通脹了,拿到外面去照樣人人愛,後果並不嚴重。普通人見到銀子多了高興還來不及,怎麽會恐慌呢?”

鄭紹明激動地差點就要拍桌子了:“對,我們完全不用這麽束手束腳嘛。錢多了,經濟會更活躍,更多的人進城,各行業產值也會快速增長,這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啊!”

旁邊幾人立刻不屑地搖起頭來,孔嘉誼剛要反駁,這時一直默不作聲在喝茶的來自總後勤部的徐雲卻突然冒出來一句:“你們知道都江堰嗎?”

“啥?”孔嘉誼被他問得莫名其妙,但表達發言意圖的手已經舉起來了,於是順口答道:“當然知道了,可這跟我們有什麽關系?”

徐雲把身子前探,認真地說道:“都江堰是一項偉大的水利工程,它把源頭的江水分成兩股,一股灌溉成都平原,一股分出去泄洪,無論旱澇,只要調節分水量,便可保證灌溉用水始終穩定。”

水利工程與他們現在的議題關系不大,但這顯然是一種隱喻。孔嘉誼思考了一會兒後,有點明白了過來:“你是說,把多余的資金對外投資?”

徐雲點點頭:“對……也不是說投資吧,總之所謂通脹就是錢多物少,那我們從外界引入物資不就行了嗎?這筆資金放在東海一隅會有巨大通脹,可放在整個華夏範圍,估計連個水花也打不起來吧。”

陸清秋下意識地就質疑道:“可是資金外流的話,我們不就吃虧了嗎?”

徐雲撲哧笑了出來:“你剛才不還說資金多到攔不住了嗎?”

陸清秋尷尬地止住了嘴,孔嘉誼倒是若有所思地說道:“也不是沒道理。而且,現在‘我們’的定義也變了,不能只把東海國一角地當自己的,而應放眼整個天下……既然如此,那麽提前投資一些潛在的自己人,有何不可呢?”

鄭紹明更是立刻表示了支持:“好,內部攤薄,外部引流,問題就大部解決了。”

陸清秋又想到一個問題:“不過,現在外部能給我們提供什麽支持?軍工產品根本不用指望了,民用品也是我們更有優勢吧?”

徐雲想了想,說道:“同盟區內的齊、東平、滕三地可以給我們提供礦產品、糧食和人力資源等等,而江淮地區可以提供一些消費品。雖然我們的民用商品在價格上有很大優勢,但如果說國民有錢了,想買點新鮮玩意的話,南宋那邊還是能提供不少新奇好東西的,可以抵充一部分通貨膨脹的影響。這也不用我們操心,只要把口子放開,民間自己就會完成貿易的。此外,重工業產能雖然被擠占了,但水力機械相關產業還是有余量的,我們大可以向外出口一些,促進外部輕工業的發展,也好更好地為我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