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樊城之圍

1273年,8月28日,京西南路,襄陽府,樊城。

“王準備,喲,辛苦了!”

白師之帶人擡了幾個大筐子,走上了樊城北一處城墻,見到前方熟絡的一名軍官,熱情地打起招呼來。

王姓軍官見了他,臉上立刻掛起了笑容,問候道:“是白掌櫃啊,今日中秋,怎麽不在家陪妻小,卻跑我這兒來吹風了?”

白師之笑道:“哎,我這孤身一人在樊城,哪裏有家小可以團聚,還不如來看看兄弟們,也好安心。來,各位中秋佳節還堅守城墻,也真是辛苦了,這點小食便是我們幾家商行的一點小心意,莫要客氣了!”

說著,他便將筐上的被蓋掀開,露出裏面堆得滿滿的白面炊餅,一個個都露著油漬、散發著肉香,看來是加了不少肉餡的。城上的士卒們聞到了味道,也一個個都瞅了過來,臉上都露出了討好的笑容。

王準備從白師之手上接過一個單獨的裝著酒菜的小餐盒,臉上更是笑開了話:“哎呀呀,白掌櫃,可真是破費了!來,小的們,過來領吃食了……別一窩蜂過來,一個個來拿!”

“都有,都有,多著呢,莫急……”白師之一邊笑著招呼他們,一邊眼神已經飄到了城下去。

襄陽,古之要沖也。

自古以來,北方政權想要南下長江,能走的道路主要也就三條:巴蜀、漢水、兩淮。如今巴蜀和兩淮都被牢牢堵住,元軍想要南下,最現實的選擇也只有自漢水過了。而要進入漢水,便必須先拿下襄陽。

漢水自西而來,與東北方的白河交匯,又在峴山前拐了個小彎,圍了一個三面環水一面背山的小半島出來,然後又向南流去。襄陽城就建在這個小半島上,墻高城深,又引漢水在城周修了一圈護城河,極難攻占。但偏偏再往南去,漢水兩岸多山不易通行,唯有水路最方便,可若有襄陽城在這咽喉之地卡著,那麽走水路也安省不了,非得把此城攻下不可。

而要攻襄陽,還不能只攻襄陽一城。在與襄陽城相對的漢水北岸,還有一座依地勢修建的小城,也就是樊城。這一南一北兩城相互呼應,攻打一城會受到另一城的騷擾和支援,同時攻打兩城又會攤薄軍力使得事半功倍,足以讓任何一名統帥都頭疼無比。

歷史上,元朝為攻襄陽,調動了十多萬兵力,從1268年一直打到1273年,才最終將襄陽攻陷。不過只要啃下這塊最硬的骨頭,之後元軍沿江東下就一路順利了。

這個時空,各方勢力相互糾葛,戰略態勢有了很大變化,元朝遲遲未啟動攻宋進程,甚至一度有結盟修好的意思。不過造化弄人,今年來風雲突變,先是宋東交惡,爆發了震驚天下的臨安事變,後又兩個朝廷對立,弄得南宋地方大員無所適從,大小勢力碎了一地。在這種情況下,若是忽必烈再不抓住機會,那他也不是忽必烈了。

於是,這幾個月來,元軍便不斷向襄樊前線增兵。一開始,他們還只是無視清河盟約,在邊界附近的白河口、牛首等地修建堡壘,後來隨著南宋局勢的崩毀,幹脆直接把軍隊壓過了界。

襄陽守將呂文煥對此自然是抗議的,不過他背後的朝廷一團糟,抗議也沒用,只能收縮兵力閉城自守,以觀後效。

而元軍得寸進尺,現在已經進逼到樊城外圍,並且占據了漢水東岸的鹿門山和漢水南岸襄陽城西的造船基地萬山寨,對襄陽城做出了夾逼之勢。

局勢不可謂不緊張啊!

這麽緊張的局勢,就算兩個宋國朝廷不關注,東海國也不能不關注。所幸,他們雖然遠在山東,但卻能隨時了解襄樊前線的第一手消息。因為他們早已在襄陽布局,建設了商站和通信鏈路,有什麽事通過無線電報就能迅速傳回本土,可以說比忽必烈知道得都早。

而白師之就是東海統計組安插在樊城的信息員,他以經商身份為掩護,在城中官兵中建立了人脈,定期了解軍情,並發報送出去。今天的事不必說,他就是借著勞軍的機會登上城頭,再一次觀察外界的元軍部署。

樊城依江邊地勢修建,並非傳統的四方形,而是一個長條多邊形,長邊不斷曲折,連綿六七裏,短邊只有一裏。這個形狀意外地契合了火器時代的需要,有幾分棱堡的味道,只要把火炮往墻上一架,便能形成交叉火力相互支援。更別說之前呂文煥確實根據最新的棱堡設計思想對城墻進行了增建,加厚了城墻並增加了凸出的火力點,使得樊城堅挺更勝以往。

所以,現在元軍雖然將樊城三面圍住,卻並未離得太近,只挖了一圈圈的壕溝將城給鎖住。

“一、二、三……咦,是不是又多了兩圈?”

白師之數著城外的壕溝,眉頭逐漸皺起來,好像元軍越挖越近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