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絕世火力!(第2/3頁)

後橋樓的側舷火炮被完全移除,同時樓體也縮短了兩個炮窗的長度,在後方留出了一段位於炮艙之上的平台,這個平台就用來安置新增的那部炮塔。如此一來,新炮塔,也就是三號炮塔,就比原本安裝在艉甲板上的四號炮塔高了一截出來,形成了“背負式”布局。這樣一來,燎原級憑借速度優勢放風箏的時候,後兩部炮塔就可以同時朝後射擊了。不過不能朝正後打,因為有後桅杆和支索擋著,這稍微有些遺憾,但沒辦法,這問題直到二戰都沒解決呢。

相應的,由於三號炮塔是直通底艙的,所以又占用了底下炮艙的兩對炮窗的空間。這部分空間沒法安裝火炮了,那麽兩側舷板幹脆往後收,使得這處艙室的形狀變成了一個倒三角形。這略微改善了重心,同時也形成了傾斜裝甲,在遭受攻擊時有更好的防禦力,但更重要的是增大了四號炮塔的射界,使得它能向側前方開炮。

同時,只剩兩對炮窗的後橋樓的側舷板也收成了一個類似的梯形結構,以增大三號炮塔的射界。橋樓裏面沒放炮了,現在改成了一個副艦橋,用於指揮後部火炮。

前部的一號炮塔和二號炮塔也進行了類似的改裝。炮艙前段向前延伸出了一段三角形的平台,將二號炮塔擡高了一層,使得前兩部炮塔可以對前方同時射擊(同樣不能朝正前打),這在追擊時很有用。

改造之後,全艦有八對側舷炮與四部炮塔,正好可以分為四個部分,也即前露天炮位、前炮艙、後炮艙、後露天炮位,每部分包括四對側舷炮或兩個炮塔,可交由一個炮兵分部操作,形成了更簡明和模塊化的指揮結構。總體來說,改裝後的燎原級火炮數量相比之前的66門大幅縮減,但戰鬥效能不降反升,不僅在於效率的提升,還在於主炮換裝了最新的120mm口徑的18式中型艦載速射榴彈炮!

18式發射重達18kg的彈頭,比88炮重了150%,但威力提升的比例還不僅於此,因為維持強度所需的壁厚增加的不多,就有更多的空間可以容納裝藥了。因此,比起之前88炮更多的是通過引燃木板來間接摧毀船體,現在的120炮可以通過更直接的爆炸來造成傷害,殺傷能力顯著增強。

今日的實戰便證明了這一點。原本元軍龜船船殼厚實,就連五千斤的滑膛炮都拿它沒辦法,可面對18式發射的巨大錐形炮彈,這厚實的船殼卻輕松被穿透,任由脆弱的內部被榴彈掃蕩。即便是特意為這片戰場制造的龜船也如此脆弱,更別說其它普通戰船了。

不光風雲號,雷霆號也開始了炮擊,同樣取得了卓越的戰果。隨著她們逐漸接近戰場,後炮塔和側舷炮也加入了戰鬥,四艘江級也靈活地尋找起了輕小型目標對付起來。

一時間,長江蘄水之上響起了連貫的炮聲和爆炸聲,局勢瞬間發生了逆轉!

……

“轟!”

兩艘燎原級分頭行動,風雲號去了前方鴻宿洲鎮壓戰場,而雷霆號則在蘄水口外微速航行,渾身上下8+16門火炮向外噴吐著火舌,清掃周邊的元軍戰船。

前不久,這些元軍戰船還在長江和蘄水上耀武揚威、狼奔豬突,然而現在面對從天而降的東海戰艦卻全無抵抗之力。

元軍最初見到這兩艘巨艦的時候只覺得新鮮、奇怪和驚慌,現在卻將之視為噩夢中的怪物,避之不及。在他們的眼中,側舷的八座炮窗如同閻羅殿一般,前後的四座巨大炮塔更是產生了金剛一般的壓迫感,巨大的炮管不斷轉動俯仰,炮口不時噴吐出火光,巨響隨之而來,幾乎每一聲響都意味著大難臨頭。

這跟之前完全是不同級別的戰鬥!

江面之上,爆炸聲幾乎連成一片,不時有一艘元船變成了燃燒的火堆,剩余的元船肝膽欲裂,慌不擇路。不少船奮力往蘄水深處逃去,卻一頭紮在淺灘上——這卻未必不是個好結局,因為火炮暫時放過了它們,船上的水兵便有時間跳水逃上岸了。

河岸上、蘄州城內、各營地之中,無論是宋軍還是元軍,看著這瞬息萬變的局勢,都感到驚心動魄、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別人還好,反正已經一片混亂也無所謂了,唯獨蘄水西岸的高達部最為尷尬——他們建制完整,剛占領了西山營地,然後就撞上了從長江上來的東海戰艦,這該怎麽辦?

雷霆號的艦橋上,艦長喬達指著北邊陸地上的元軍對帶隊股東符凱偉請示道:“提督,那幫子元兵聚在一起,正是最好的靶子,要不要搞他們幾炮?”

符凱偉看著那密集的人群也咽了一口口水,但還是抑制住沖動,說道:“先不要動,打散了就不好抓了,暫且留作人質吧。蘄水裏那艘大戰船還在堅持,派漢水號和綦江號進去,看文天祥還在不在,把這小子給我接過來,問清楚現在的情況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