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現代軍隊(第2/2頁)

“標尺最大!”吳晃聽到排長的命令,並不意外,看了一眼槍機前方的標尺,照門塊的確是在“1000m”的最高點,就直接擡槍上肩了。

視線透過高高的照門看向準星,再與地平線上的黑毯重合時,槍口就向上高高揚起了。吳晃深吸了一口氣,把腳下的硬物踢了出去,紮穩了步子,與其他步兵一樣,等待軍官的指令。

硬物在地上滾了滾,停在了連橫隊的前方,吳晃瞥了一眼,原來是個銅香爐。雖然只是銅的,但材質亮閃閃,表面有精美的紋飾,看著也值不少錢。附近的士兵也都看在了眼裏,但仍不為所動,專注地瞄準起來。

他們並非不愛財,如果可以,他們也很想把這些金燦燦的寶物抓到自己兜裏。如果換了一支更傳統的軍隊來,在這些遍地的財寶誘惑下,十有七八真的就渙散了。然而,這些東海兵是不一樣的。

能進入野戰旅的士兵都是東海軍中的佼佼者,他們通常是十八九歲的年紀,從小就是作為東海國民在東海國生活著,大多都受過義務教育。他們的家境未必有多好,但都是見證過東海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見識過拔地而起快速擴張的現代城市。他們知道真正的繁華所在,知道自己的前途是無限光明的,自然不會為了這一點蠅頭小利而違反紀律、斷送了自己的前途。

這一點,傳統的封建軍隊做不到,甚至就連十年前的東海軍也未必能做到。十年前的東海軍雖然也有著嚴謹的紀律,但說白了就是賞罰分明——一方面用嚴苛的懲罰讓士兵養成對紀律的敬畏,另一方面用豐厚的待遇讓他們心甘情願忍受紀律。但平時沒問題,一旦遭遇了真正的考驗,可就說不準了。

但是,經過了十年蛻變之後,變化就這麽在微妙之間發生了。經過義務教育與無處不在的傳媒影響,以及經濟技術的日新月異,東海國民無形中養成了一種自豪感,認為自己是強大的、不可戰勝的,而這種強大來自於東海國獨特的社會體制。與宋朝的“輕賤武人”和元朝的“從軍是為了土地財帛”不同,東海軍人的待遇豐厚卻並不過多,但他們有一種獨特的使命感和榮譽感,在天平的另一端有著多得多的砝碼。

他們知道自己為何而戰,死不畏懼,見財不驚。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已經是一支現代軍隊了。

廉希憲用半個燕京城的財物試圖誘敵,使之產生混亂進而趁機攻擊。換了別的軍隊,很有希望成功,然而面對這支現代軍隊,只是拋媚眼給瞎子看而已。

吳晃透過照門,看著越來越近的敵軍,聽著逐漸增大的馬蹄聲,說不緊張是不可能的。但這時,他耳邊傳來了連長的大嗓門:“奶奶的,這麽多送菜的,等打完了,你們這些小子不知道得拿多少榮譽點!老子當年怎麽沒這好事?都別抖了,四條腿的來再多都是菜,都給我把槍拿穩了……好,放吧!”

吳晃一個激靈,扣動了扳機。槍托往肩上一撞,一枚鉛彈自槍口中旋轉著飛出,然後劃過一個高高的拋物線,飛到了千米之外……然後落到了地上。

但這一枚鉛彈的落空並不要緊。四個營近兩千步兵先後開槍,一道連續的彈幕就這麽向奔馳的元軍覆蓋過去,比起榴霰彈潑灑的彈片不算多,但更為精準。當無數騎兵組成的黑毯撞上這道彈幕的時候,慘劇發生了!

……

當炮聲和槍聲停歇的時候,蒙古騎兵哈剌溫已經完全懵了:“我這是在哪?頭領都哪去了?我們要幹什麽?”

經過火炮和集群射擊的雙重打擊,乃顏部的沖擊中道崩殂了。

彈雨覆蓋之下眾生平等,乃顏本人沒多久就落馬不知去向了,其余高級軍官也多有殞命的,部下們很快忘記了本來的目的,四散奔逃出去。等到他們散得滿地都是,打擊效果大降的時候,炮擊和槍擊也就停止了。

這之後仍有不少幸運兒活了下來,哈剌溫就是其中之一,但他並沒有劫後余生的慶幸感,反倒感到了無比的恐懼:“這根本見不到人就潰散了,還怎麽打?”

他往西一看,東海軍把剛剛排好的陣型解散,列成了四組人墻向戰場上逼來,心裏一咯噔。再看看自己周圍,所有自己人之間都隔得遠遠的,生怕聚成團引來火力打擊。而這些分散的人馬有的像他一樣在觀望,有的卻已經在拔蹄奔逃了,只有少數幾個傻子還在繼續向前沖著。

然後再往東一看,更是嚇尿了:一大群銀甲騎兵,正在朝他們逃跑的方向包抄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