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章 功成在即(第2/3頁)

魏景勝又陰陽怪氣道:“我軍?這次南朝可是讓元軍打進了鄂州呢,還是一樣的無能。是東海軍勇猛激進,盡殲北地元軍,我等才能進展如此順利!”

黃菅隨口反駁道:“縱使東海國強,可他們攻了行在,害了度宗,乃是不忠不孝之徒!”

魏景勝哂笑道:“黃君還受這一套蒙蔽呢?當年我也是如此,可自從來了北地,才知舊人所言不盡不實。東海國國泰民安,士紳安居樂業,不受官吏壓迫,上古三王之治也不過如此!孟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所求之治不就是這般嗎?就此看來,東海國行的是仁政,是王道,是正統!南邊那兩個小朝廷,無非是獨夫之治罷了,別說只是教訓一番,就是真廢了又如何?”

其余幾人聽了他的話都一驚,立刻勸道:“魏兄,慎言啊!”

魏景勝擺手道:“怕甚末,即使在臨安我也敢這麽講,更何況是在這東海國的眼皮子底下?也只有這偉大的國度,才有這氣度,不怕我說什麽。”

黃菅一愣,不知道該反駁他什麽,只得轉移話題道:“明日便是大祭日了,諸位都準備好了嗎?”

明天3月1日清明節,本來就是祭奠先人的日子,李庭芝決定適時舉辦一場大祭,祭奠一路走來傷亡的戰士和靖康以來戰歿的大宋兵將,為收復開封的軍事行動開個頭。

(又注:開封是宋朝的叫法,金稱汴京,元稱汴梁,不同政治立場會有不同的稱呼。)

蔡高澶說道:“國公命我寫一份檄文,三日前便已寫成了。自端平年間入洛失利,王師已經四十年未曾踏足中原了,如今復歸,是該好好慶賀一下。”

魏景勝搖頭道:“端平年好歹還進了開封城,如今僅到應天,就又要大祭又要寫檄文的,也不怕拿大了再遇到什麽事端。”

“說什麽喪氣話呢!”黃菅怒道:“那東海軍不也派了一個‘旅’隨行麽,你便是不信徐國公,還不信他們?”

魏景勝正色道:“未慮勝先慮敗,這不正是兵家正理,不正是我等幕僚的職責嗎?”

這時,正到了東海軍出操的時間,一陣號聲過後,一個步兵連排成隊伍,出營整齊地圍著營地跑起圈來。

另一個士人看著這整齊的隊形,指著他們羨慕地說道:“看,如此強軍,還怕打不贏麽?”

魏景勝聳聳肩,不說話了。

蔡高澶目送隊伍離開,感慨地道:“要說列隊,大宋新軍也未必就差到哪裏去了,可為何就不如東海軍那般能打呢?”

……

3月1日,東海同盟諸軍普遍舉行了儀式,祭奠死者,告慰生者。經過這場活動,全軍統一了意志,士氣高漲,軍心可用。

3月5日,同盟軍兵分三路,正式出征。一野和齊軍自東北出擊,滕軍自東,三野和徐軍自東南,三路齊出,進逼開封,一路高歌。

……

3月10日,長安。

太極殿的側殿中,六十歲的忽必烈斜倚在床榻上,聽著文武官員們給他做最新的戰況報告。

元朝重視驛路建設,即使是千裏之外的汴梁前線,消息也能在兩日之內傳回來,相比古代戰爭的常見延遲來說,這幾乎堪稱瞬息而至。

如此重要的事務,本應在朝堂上正式討論,但這半年來大起大落來得太快,最近更是壞消息不斷,皇帝陛下承受不住,身體不適,只能臥床休息,因此臣子們只能擠在這間小小的側殿裏,與他商議最新的軍務。

陳嵬見諸老臣都眼觀鼻鼻觀心,一副不關我事的樣子,自南方回歸的史天澤也一副病怏怏的樣子裝死,微微一嘆氣,站了出來。

他拉過一幅地圖,一邊在上面標注著一邊講道:“陛下,昨日的消息,東賊三路齊進,進展頗快。北路軍取了滑州後,沒有繼續沿禦河取衛州,反倒是突然南下陷了開州,離黃河只余六十裏了。中路軍沿河西進,已經到了韓陵,離汴梁已經不足百裏了。南路軍到了汴梁東南的杞縣,也是百裏左右……”

忽必烈微微轉頭,瞥了一眼地圖,看著三個箭頭直指汴梁,眉頭皺下來,但又強提起信心道:“東賊分了這麽多路,難以呼應,只要張之美從南邊攻過去,自然就潰了。”

張之美名懋,是開國名將張子良之後,現任歸德萬戶。去年他面對同盟軍的兵鋒失利後西撤,被朝廷委任統領中原兵力,養精蓄銳,伺機出兵攻擊同盟軍的軟肋。

群臣中的安童突然開口道:“陛下,張之美他……”然後見忽必烈把目光投過來,又不說話了。

陳嵬猶豫了一下,說道:“陛下,張萬戶聲稱兵力不足,沒有發動攻擊。”

忽必烈氣息突然一亂,撐開了眼睛,掃了一眼榻下一個個道貌岸然的臣子們,壓抑著聲音道:“蘇合木仁、安童、史丞相和張平章留下來,其他人都出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