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 禮樂

1275年,9月26日,9-11區。

“……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鬥兵稀。身當恩遇恒輕敵,力盡關山未解圍。”

左離少尉坐在車沿上,一腳蹬在地上,另一腳踩著車框,雙手抱胸把上了刺刀的步槍攬在懷裏,看著北方不斷接近的黑壓壓的騎兵,面色平靜,甚至有雅興吟起了詩。

而旁邊的士兵們就沒這麽余裕了。這個步兵班的班長尬笑了兩聲,對他問道:“少尉,這詩是講什麽的啊,可是說的古人征戰之事嗎?”

左離搖搖頭:“這《燕歌行》說的是將軍驕縱而敗的事,現在也倒應景。”

班長一愣,又左右看了看南北的敵人,那馬蹄聲震得他心裏直發顫——這種時候念這詩,那不是晦氣嗎?

左離一嘆:“最近我們也是太驕縱了些,不準備完全就行動,害了馬義他們……”

原本漠北旅是營級合成,一個營配四個乘車步兵連和兩個騎兵連。後來發現這個編制太大不夠靈活,便拆成了兩個分隊,但分隊數量對於茫茫草原還是太少,就又重新組成“合成連”,一個連配兩個步兵排和一個騎兵排。再後來一帆風順,上面連合成連都嫌大了,又拆成了“合成排”,一個排包括兩個步兵班和一個騎兵班,執行基礎的巡邏任務。而執行任務時往往又大膽地分班行動,偵察範圍倒是大了,但遇敵時的安全余量無疑就低了些。

班長又急了,敵人都過來了,你還垂頭喪氣個什麽啊。

他正要出言勸誡,左離卻突然跳了下來,把手中槍對著北方舉了起來,喊道:“但是,改正的事以後再做,現在要緊的,是把韃子殺幹凈,告慰犧牲的兄弟!”

班長松了口氣,趕緊應道:“對,殺光他們!”

左離又站到車上,拿起一部新式的雙筒望遠鏡看向北方,等了一會兒,說道:“距離差不多了,開槍吧。這些蠻夷,就要用‘禮樂’教化他們!”

“是!”班長立刻行了個標準的軍禮,然後對兩輛馬車上的機槍手說道:“就這樣,開始射擊!”

這個步兵班配備了三輛“平安”懸掛式重載馬車,其中一輛乘人兼裝補給,而另兩輛裝的則是一種從未在其他戰場上出現過的新式武器——機槍!

這型機槍型號為“19式機械半自動速射轉管槍”,代號“禮樂”,采用經典的加特林原理,早在去年就定型量產了。而實際上在更早之前,總裝備部就開始了對自動武器的研究,畢竟誰都知道這才是究極的殺戮利器嘛!

實際上自動武器從原理上來說也不算復雜,歷史上制約早期機槍發展的因素主要是沒有合適的定裝彈,而東海商社已經造出了金屬彈殼定裝彈,最大的瓶頸也就解決了。

總裝備部同時試驗了多種機槍構型,最初他們更傾向於19世紀末期出現的馬克沁構型,因為這型機槍只需要一個槍管,而且靠後坐力自動完成拋殼、上彈、擊發等一系列動作,使用更方便,射速也更快。但問題在於,以東海工業現在的水平,難以保證這套機械的可靠性,而且黑火藥太臟容易堵塞槍管,即使沒堵,強烈的發熱也不好解決。

所以他們又倒退回了19世紀中期出現的加特林構型。加特林是一種“外能源”機槍,沒有利用後坐力,而是靠旋轉一個外置的手柄去提供供彈、射擊等所需的動力。它的標志性特征是許多根環形排列的槍管,發射之時槍管不斷旋轉,將源源不斷的彈頭噴射出去。

從整體結構上來說,加特林比馬克沁還要復雜許多,但它有多根槍管,那麽平攤下來,堵塞和發熱的問題就在相當程度上緩解了,外部動力也能克服許多卡頓問題,更有可行性。最後折騰出來的結果,就是這型“禮樂”,采用六根槍管,適用經典的12-65步槍彈,用帆布彈帶供彈,最大射速250發/分,全重82kg。

這型重機槍在去年就量產了,但只趕上了大戰的尾巴不說,使用價值還很被陸軍質疑。在他們看來,它的定位很是尷尬,射速看著很高,但也就跟一個步兵排差不多,而且剛量產造價高昂,配備不了太多,對整體火力沒有明顯的增益。正面戰場上不需要它——如果有敵人敢跟東海軍正面對戰,那麽隔得遠遠得就被火炮轟散了,殘敵也可以交給步兵解決,沒有機槍出場的機會。如果是小規模作戰,那它又過於笨重,不易攜帶,還得精心維護,真不如帶一門步兵炮呢。所以最後陸軍根本沒采購太多,只配備了一批研究戰術,也沒在大規模戰鬥中露臉。

實際上,歷史上的加特林也遭遇了這樣的尷尬,在當時的戰術模式中沒有太大的存在空間,不受重視。要一直到一戰時期,壕溝工事遍地,遠程火力解決不了問題,而機槍又改進得足夠輕便可以配屬給步兵使用,這種殺戮利器才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