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 回家?(第2/2頁)

鄭紹明搖搖頭:“平白給自己染個汙點總歸不好。算了,就用鄭林那個方案吧,按他說的,12月正是風向合適的時候,也算是給未來的遠航做個熱身了。明天開會,就報上去吧。”

陳遠琪先是一愣,又想起了“鄭林那個方案”指的是什麽,笑了出來:“有意思,可以搞!”

……

12月25日,太平洋上。

“北緯19度18分,東經45……應該就是這兒了吧。”

時間又到了正午,中央市東南近五千公裏外的一處浩瀚洋面上,兩艘曙光級探險船“曙光”和“企業”正乘著北風向東行駛。左側的企業號上,一名少尉測出了他們當下的經緯度坐標,報給了艦長潘學忠大校。

潘學忠看了看地圖上標注的位置,差不多是在此岸郡正東南的方向。他默念了一遍這個坐標,又環首看向周邊的海域,仍然如同之前的半個月那般是一望無際的茫茫大洋,毫無陸地的蹤跡,心中不禁產生了疑惑:真的到了嗎?

上個月底,潘大校和其它一批資深海軍被挑選出來,跟著鄭林中將一起,乘上兩艘曙光級,先是去了東瀛列島上的此岸郡,然後一頭紮入了遼闊未知的太平洋中,執行一次特殊的探索任務。

曙光級是海洋部專門設計的一款遠洋探險船,水線長約30米,寬8米,最大吃水3.3米,最大排水量400噸。總體看來不算大,船型設計相比近年來的一系列新銳船只也相當保守。實際上,說是“專門設計”,但其實就是外購了一批淮南地區的某個順風級改型再改裝成的。

這種順風級改型的主要特點是曲線平滑的圓船底,不太怕暗沙,在保持了不錯的航行性能的同時能直接沖灘立在灘上卸貨,而且由於噸位不算太大,卸完貨之後還能由人力拖回海裏繼續航行。之所以選這型“過時”的船而不選新銳戰艦作為探險船,主要是因為遠洋探險與行商不同,沒有現成的港口讓你去補給並維護船只,只能靠自己,所以這種不大不小、能沖灘修理維護的船只就成了更合適的選擇。

曙光級主要還是靠風帆行駛,配備了經典的首斜桅+三根主桅。其實有兩根桅杆也夠用了,但多一根就是多一份冗余,出遠門誰能保證不遇點意外呢?除了風帆,還加裝了一個小型的20kw動力單元,同樣沒有貿然采用最新技術,只用成熟的結構簡單的火筒鍋爐加單缸機,降低維護難度。蒸汽動力可推動這艘船以四節的慢速航行,但平時一般不用,只用來過無風地帶。

每艘船配備了120人,相比這個級別的小船算是很充裕了。武器沒有配備太多,只裝了四門17式和六門海陸兩用的18式步兵炮意思一下——相比一般商船,也很夠意思了。

專門準備了這種探險船,還配備了一批相對於這種小船級別超高的資深海軍,準備了充足的物資,足可見上面對這次探險極為重視。不僅如此,管委會還在他們啟航前大張旗鼓準備了一場踐行儀式,甚至還在各大報紙上登報宣傳,毫不遮掩地將探險隊此行的目的公告出來——前往東海股東們的故鄉“威夷島”,迎回國主。

潘學忠啟航之初,對此是非常激動的,一方面是對傳說中的威夷島感到好奇,另一方面則是對大洋另一端到底有什麽的好奇。

在此之前,東海商社已經生產過不少地球儀,而對天文地理知識非常敏感的海軍自然對其很熟悉。從地球儀上明顯就能看出,當下的已知世界只占了這個球的一小部分,剩下的地界完全是空白。因此有識之士們之間就流傳著一個說法,那就是這些空白地界中也該是有大地、有生靈、有國度的,甚至還有不少小說就是描述了這些幻想中的國度,頗為熱門。潘學忠對此就頗為熱衷,夢想著有朝一日出去看看,探索到地球的另一端。只可惜東海海軍一直諸事纏身,無力支撐探索活動,直到今日,才終於邁出了第一步。

當年東海商社將先進的天文學和地理學帶回了中原,將經緯度的概念引入了航海界,手中自然是有威夷島的坐標的。探險隊自此岸郡離開後,就順著北風一路向東南行駛,還不到十日,剛熱了個身,就抵達了目的地附近……

然而,根據鄭林東家所說的,這附近就該是威夷島了,可是,這放眼望去,不全是茫茫大海嗎?那傳說中的威夷島在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