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 第二把火:治河

1276年,10月10日,牧野郡,陽武縣。

黃河大決已過去了兩年多,決口處經過長期沖刷,河道已經暫時穩定下來。

河水自西而來,自南岸的潰堤處向南湧去,先是在潰口附近堆積出了一片小湖,然後分成兩股再度流出。其中一股徑直向南,沖出一條新河道匯入南邊的渦水,然後再南流入淮河。另一股向東流,在開封附近又分成兩股:一股進入睢水,經商丘、宿州,然後又決堤沖出了一條新河道,向南又是進入淮河;另一股沖入了幾十年前的黃河故道,流經徐州還是進入淮河。

這三股新河道現在看上去很是穩定,但是仍然隱患重重,隨時有改道的風險。只要有這隱患在,廣闊的中原大地就仍然不能有效開發,不得不說是一種巨大的浪費。所以華夏國成立後,燒起來的第二把火,就是黃河的治理事宜。

改組後,尚書省設了六個行省,其余五個都是正常施行地方治理的職責,唯有最南邊轄區廣大的河淮行省地位特殊——治下沒有多少人口,主要職責就是治理黃河。

原建設交通部的元老人物湯樺樹在改組後被委任來組織河淮行省的領導班子,全面負責治河事宜。

如今,他參加完開國大典後就第一時間趕來了任上,視察這萬惡之源。

黃河滔滔而來,潺潺而去,在大地上肆意流淌著,與周邊的青草和森林不斷發生著交流。湯樺樹在舊堤之上極目遠眺,一時竟有些失了神。

他的身邊,原屬建設部的資深勞工宋廣正介紹著兵部水利司(原建設交通部的職責大部分被合並進兵部,而非傳統的工部)對黃河治理做出的初步規劃:“中期來看……大約是五十至一百年的範圍內,黃河入淮最重要的影響並非給沿途帶來的洪澇,而是對淮河水位和航道的改變。隨著泥沙在淮河水系的堆積,會產生兩個影響,一是水深減小、妨礙航運,二是水流不暢,易溢出形成洪澇。”

湯樺樹收回目光,問道:“這麽說來,黃河奪淮,害的主要不是黃河本身,而是淮河?”

宋廣肯定地回答:“對的,黃河新沖出來的幾條河道都還算穩定,未來只要勤加關注,在關鍵河段修好河堤,那對沿岸的影響並不大。而且現在河南地人口不多,不需要擠到河邊去住,即使泛濫了也損害不了許多。而淮河沿岸就不同了,人口要多得多,農業、航運業和商業都很發達,這樣下去一定會對他們造成相當深遠的影響。”

呃,雖然淮河流域現今並不在華夏國的治下,但他們已經將其視作嘴邊的肉,自然要為沿岸人民考慮了。

後世淮河流域的幾座大湖如洪澤湖、高郵湖、駱馬湖等,在當下都只是小湖或幹脆只是小片濕地,是因為明清時期黃河泥沙日積月累擡高了淮河下遊水位,使得淮河水系排水不暢,才堆積形成大型湖泊。在這個過程中伴隨著頻繁的洪澇災害,沿岸人民苦不堪言,直到20世紀下半經過一系列水利工程才整治得差不多。

本來淮河流域是水運發達農業也發達的富庶之地,被黃河折騰了幾百年,才日記衰落下去。從這個角度來說,治河的主要目的就是救淮。

湯樺樹挑了挑眉,立刻就有一名隨從走上前來展開一副地圖。湯樺樹在上面點了點,道:“確實也是……嗯,所以這個甲號方案,就是‘疏’?”

宋廣往東南邊遙不可見的地方一指,道:“對,甲案重點不在治河,而在疏水。在沂、沭、泗、淮諸水下遊開挖數條新河道,導余水入海,不但可緩解黃河奪淮之患,還可減輕往日這些水系便常有的洪澇災害。”

湯樺樹露出了微笑:“嗯,也是很有道理。那這乙案你覺得怎麽樣?收束河水,將其重新導向梁山泊,恢復南北清河航道。”

宋廣搖搖頭:“梁山泊多年泥沙沉積,地勢已經相當高了,即使強導回去,最多過個十年必然又得泛濫改道,徒耗資材。

倒是這個丙案還現實些,把現在的三條南下河道並成一條,經徐州入泗水,再在宿遷附近開一條新河入海。以後只需維護這一條河道即可,省了不少功夫,而且也再無泥沙入淮之患了。”

“哦?”湯樺樹起了興趣,“你覺得這個方案好?”

宋廣點點頭,又搖搖頭:“河道上要多費功夫,但以後淮河那邊就省了許多麻煩,卻也是上策。只是這般泥沙就全堆積在一條河中,日後要年年加高堤壩,沒多久就又成了地上懸河。但又還有個手段,不過沒人試過,只是紙上談兵,那就是將新河道開挖得窄且深,這般黃河流經的時候水流湍急,會將河底舊沙沖走。如果修得好,再配合上遊的減沙手段,或許可保二三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