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 大冶

華夏元年,5月27日,大冶。

大冶城前身是唐時始置的“青山場院”,依山而建,集中了大量礦冶,盛產銅、鐵、銀等諸般金屬,並有對應的加工業。該地既有礦業,又直面宋軍,所以這幾年來李恒將其作為重點進行經營,駐屯了近萬兵將,不但防守縣城,還在周邊山口險要設防,可是……

李恒站在大冶城頭,看著東南方的山道——那邊正有一夥元軍潰退回來,而後面有宋兵整齊地壓著——怒而驚地說道:“守好了東湖,宋軍卻從南邊過來了,昂吉兒在做什麽?!”

昂吉兒是他手下一名將領,同是西夏祖籍,南方通向永興縣的山路間有一座“龕山寨”阻隔兩地,李恒就是委派他去鎮守。龕山寨險要,昂吉兒一向善戰,李恒本以為不會有失,把主力送去東邊防止宋軍自江入大冶湖攻來。但沒想到,東邊臨水處還沒什麽事,南邊山間險關竟然先破了!

李恒派出一隊騎兵,接引南方歸來的潰兵入城,昂吉兒正在其中,剛入城就被帶上了城頭。

李恒怒問:“怎麽回事,龕山寨怎麽會失守的?”

昂吉兒形狀狼狽,身上只著一件青白色的罩衣,外甲都丟了,頭上還有一道血痕。他往李恒面前一跪,臉色陰沉,嘶啞地說道:“屬下無能,但事出有因,是吳大仲反了!”

“什麽?”李恒尚未表示,他身邊的陳天祥先失聲叫了出來,走上一步,對昂吉兒問道:“吳大仲?百戶吳大仲?他怎能反!”

昂吉兒擡起頭來,眼冒怒火看著他:“沒錯,就是吳大仲那個吃裏扒外的!陳總管,你真是招安了一個好人啊!”

陳天祥乃是元國大儒陳祜之弟,少時習武,後從文,四年前隨大軍南下,協助李恒處理民政。

大冶盛產金屬礦產及器材,而隔壁江西近年來搞“維新”,對這些東西需求很大,因此民間多有往江西出售資源的,建立了千絲萬縷的聯系。再加上大冶多礦工、工匠,民間好武,家家戶戶都有兵械,因此李恒對民間形勢很是擔憂,去年一度推行“鐵禁”,禁止民間自行開礦冶鐵,也禁止私藏兵器。可這反而激起了民亂,一時群情激憤,幾乎要亂了根基。後來,是這個陳天祥出面與民間名望人士談判,取消鐵禁,承認民間持械自保的權力,才將禍亂平息下去。

這“吳大仲”,就是當時帶頭鬧事的民間名望人士之一。當時陳天祥正是從他下手,以百戶之職拉攏,分化了大冶民間力量,最終瓦解亂局,為此他還頗為自得。但沒想到,今日竟是吳大仲帶頭造反,配合宋軍取了龕山寨!

昂吉兒早就對陳天祥不服,如今更是把失敗的黑鍋甩到了他頭上,說他識人不明方有此禍。陳天祥自然不會接鍋,反過來指責起他防備疏忽。

他倆吵了起來,越來越上頭,面紅耳赤,斯文掃地。

李恒煩了,怒道:“別吵了!現在宋軍都入關了,之前的對錯先放一邊,想辦法禦敵吧!”

他舉起望遠鏡,看了看從山道過來的宋軍,粗粗點了點數,發現也就兩三千,便道:“宋軍立足未穩,正是主動出擊的好時候。我親領城中三個千人隊,再傳令水軍千戶王守信撥一隊人出來,自東襲擾宋軍後路,必滅之!”

……

中江軍從南路來了三個步兵營、一個炮兵營,還有一個當地的州軍營,總共差不多是一個旅的兵力。他們抵達山口後沒有繼續前往大冶城,而是擇地下營,等待其它方向的友軍。

然而我不就山山來就我,正當他們忙碌下營的時候,大冶元軍卻出城主動來攻了。

中江軍參謀趙時賞聞訊一愣,然後笑了出來:“好,元軍自不量力,那就讓他們看看我軍的厲害!列陣!……炮營也別閑著,先轟他們一陣子!”

(中江軍的參謀與華夏軍的參謀不同,意為“幕府參謀”,是輔助文天祥行政治軍的左膀右臂,派駐到軍旅之中之時是有最高指揮權的。)

步兵尚要整隊,但之前炮兵營已經在營地外圍布置了炮陣,這時正好對著接近的元軍打起了炮。

中江軍裝備的野戰炮是一種名為“迅羽將軍”的青銅滑膛炮,由玉帶區生產,采用了華夏度量衡,88mm口徑,15倍徑,炮重360kg,以宋軍的標準來評價算是相當輕巧了。該炮發射2.5kg炮彈,雖然威力比龍吟炮差了一截,但一般也夠用了。

炮兵三個連在營地周圍呈三角布置,現在有兩個連直面元軍,略一準備就把炮彈打了過去。這些炮兵也是多年訓練過的,一開始打空了幾輪,但隨著元軍越來越近,準頭也上去了。

炮彈呼嘯著落入元軍隊列中,砸斷了不少腿腳……不過元軍隊列單薄,中了也打不死幾個人。而且元軍那邊也帶了野戰炮出來,由快馬拖出來到位後就地扔下沙袋布置炮位,與中江軍對轟,雖然打不破土墻,但還是幹擾了炮擊。不僅如此,還有一群輕騎在左右騷擾,雖然翻不了山打不過來,但也是挺煩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