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6章 西宋現狀

華夏元年,6月18日,廣南南路,雲屯縣。

雲屯縣作為廣南南路——也就是過去的安南國——最大的港口,在過去的幾年中,隨著安南形勢的反復變化,命運也跌宕起伏。

一開始,雲屯只是安南國的紅河口的一個平靜港口,有海外商船來往,但也就那樣。

後來,宋軍來襲,雲屯成了前線戰場,又成了宋軍屯駐的基地。

再後來,安南國內處處反抗,雲屯形勢也混亂無比,岌岌可危,商貿大受影響。

再再後來,東西宋分裂,賈似道帶著靖安朝廷南遷——然而這非但沒成為安南人的機會,反倒由於距離近了,讓宋人加強了對安南的統治,甚至連安南這個名字也廢棄了,改稱“廣南南路”,簡稱廣南。

這幾年來夏、元之間沖突劇烈,兩宋之間局勢反倒穩定下來。

賈似道當年可以說是喪家犬一樣被從臨安趕出來的,帶著一幫殘兵敗將貶謫官員重建班底,淒慘得很。但這反而解開了他的束縛,讓他能放手施政,靠著西南兩路悍蠻之地,居然把財政、吏治和軍旅整得井井有條,穩住了腳跟,甚至還能有余力向過去朝廷很難顧及的西南山地擴展,也是厲害。

不僅如此,他還大力促進海貿的發展,既與夏國做生意,也與東宋這個“敵占區”交往不誤。雲屯作為傳統港口,自然受益於海洋政策,發達起來。

如今夏季,北方海船南下不易,雲屯港內除了少數反季節運行的夏國蒸汽船,就主要是臨近地區的短途商船了。

一艘掛著“雲通號”旗幟,船側還刷著“廣甲”開頭的一長串數字編碼的中型海船,自東而來,在市舶司引水船的指引下泊入了雲屯港的一處舊棧橋上。

靖安朝廷在雲屯設立的市舶司初運行沒幾年,官吏尚未怠惰,效率尚可,這便有人上前檢查抽解。不過這年頭也沒什麽違禁品,這艘船又是有夏國牌照的,稅吏估過貨值後,給綱首開了條子,讓他自行去港內市舶司衙門繳稅,便下船了。

綱首只掌船,下面還有四家海商分別帶貨上船,按事先的約定,他們略一商議,就劃定了各自的繳稅份額。不過繳稅倒不急於一時,離港前繳清即可,因此他們也沒急著掏錢,而是先下船出了港區,去雲屯縣城區找相熟的商人投了拜帖,然後就地宿下,從長計議。

第二日,海商梁高志回到船上,叫了幾名手下,擡起一個作為樣品的木箱子,輕車熟路地進城找到一家名為“百煉坊”的店鋪,打過招呼後,從後門擡了進去。

與雲屯縣常見的經營熱帶商品與茶葉絲綢等北貨的商鋪不同的是,這間“百煉坊”充滿了肅殺氣息,門口明晃晃擺著兩門短炮,店內陳設著各類刀槍劍戟盔甲盾牌,擺明了一間專營武器的鋪子。

雖然名為“百煉”,但這鋪子裏並無鐵匠作坊,是從海外批量購入裝備再出售,只是個中間商。畢竟海貨廉價質優,本地產的既貴又不好用,造不如買嘛。

在質優價廉的海外武器吸引下,來這鋪子裏進貨的商人還真不少,百煉坊的掌櫃郭青好不容易才放下手上的工作,回後院招待梁高志。

“梁兄,抱歉,真是失禮,讓你久等了。”

“無妨,無妨。郭掌櫃的生意可是越來越興隆了,這次還要蒙你多照顧啊!”

“哈哈,哪裏,哪裏,梁兄的買賣才是蒸蒸日上……”

他們端茶喝水,相互吹捧了一會兒,就進入了正題。

郭青喊來一名夥計,拿著撬棍往釘住的箱板之間插進去,又一翹,將箱子啟開,露出了裏面用茅草填充好的一支支精良的火槍。

梁高志擼起袖子,從中取出一支,拿在手上吹捧起來:“郭兄請看,這批跟上次一樣,都是中江軍的制式貨,十五毫口徑,打十八克鉛子,可是東海鳥銃的兩倍,勢頭威猛。而且我帶來的這批可是玉帶謝家坊產的優等品,做工精良,經久耐用,絕對好銷。您看看?”

梁高志族中長年經營江西-廣東商路,自贛江將貨物運到梅關,過梅關再繼續水運至廣州,又銷往各處。過去,他家是百貨都做,可近年來,逐漸發現了新的財富密碼——軍火貿易!

一方面,江西維新,能夠產出一批質優價廉的軍火產品,填補夏貨的市場空間;另一方面,廣南這邊對軍火的需求日益旺盛。供銷兩旺,財路自然大大的。

多年前,宋朝在安南的戰事一度岌岌可危,民間反抗風起雲湧,朝廷卻不重視,宋軍將士們待遇不公,士氣低落。靖安朝廷西遷後,痛定思痛,在廣南南路施行了大刀闊斧的“府兵制”改革,將軍隊分散到各地,慷慨地將舊安南貴族的莊園和佃戶分配給將士們。這不但一舉提振了軍心,恢復了士氣,還橫掃了舊貴族們的統治基礎,使得反抗成為無根之萍。破而後立,縱使零星還有幾個不死心的鬧事,基層府兵自己就能搞定,河內府等大城市秩序穩定,靖安朝廷的控制自然也就穩固了下來。